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

冯内格特小说中宗教思想解析

  • 简介:(页数:3字数:3712)摘要:文章从宗教意识层面来考察和分析冯内格特不同创作阶段的三部小说,指出冯内格特对宗教的关注贯穿其创作过程的始终,其宗教思想经历了宗教怀旧、宗教荒诞、宗教消亡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宗教意识;怀旧;荒诞;消亡 目录: 一、...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页数:3字数:3712)摘要:文章从宗教意识层面来考察和分析冯内格特不同创作阶段的三部小说,指出冯内格特对宗教的关注贯穿其创作过程的始终,其宗教思想经历了宗教怀旧、宗教荒诞、宗教消亡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宗教意识;怀旧;荒诞;消亡

目录:

一、 宗教怀旧
二、 宗教荒诞
三、 宗教消亡

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冯内格特的文坛地位在近几年中从边缘状态逐渐转化为批评界关注的焦点。综观众多研究者对冯内格特作品中的宗教成分所进行的分析,我们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部作品是《自动钢琴》(1952)和最负盛名的《五号屠场》(1969)。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大都停留在对单个作品的分析,而我们通过阅读其作品及相关评论,注意到这两部作品不仅仅是冯内格特不同时期思想的代表性阐述,它们同时也折射出冯内格特宗教意识的变化。通过对这三部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发现冯内格特对于宗教的关注在每个创作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经历了宗教怀旧、宗教荒诞、宗教消亡的演变过程。

一、 宗教怀旧

Peter J. Reed 在Writers for the Seventies-Kurt Vonnegut, Jr 中认为冯内格特的《自动钢琴》是一部充满怀旧气氛的作品(Reed,1972: 210)Peter,J. Reed在著作中是从经济和政治层面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我们则认为这种“怀旧”在更深层次上表现为对宗教所代表的有序制度的怀念,或者说是对宗教传统社会功能的怀念。主人公保尔(Paul)作为机械化社会的精英分子,却总隐隐感到缺憾。作者在文中写道:“所有人也许都能理解现在这个社会没什么不好,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黄金时期,但他(指保尔)的工作,他所在的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总让他模模糊糊的感到愤怒、烦躁、甚至恶心。” (Vonnegut,1966) 在偶然遇见莱舍 (Lasher)之后,他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追求的是“精神上的重生”,并在众人的推举下,成为“米赛亚”(意为救世主),担当起恢复传统价值(具体为宗教)的大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保尔对宗教的推崇直接来自于莱舍的影响,在《自动钢琴》一文中,莱舍虽然不是文本中的主人公,却担当了主人公精神导师的重大角色,也是贯彻全文的“宗教怀旧”思想的主要载体。对莱舍而言推翻机械社会就可以保卫他心目中的传统价值(以宗教为核心)。正是在莱舍的强大精神力量感召下,保尔才能依然脱离原本附属的机械社会,勇于担当起拯救人类的重担。
由此看来,冯内格特所创作的《自动钢琴》可以被理解为作者自我宗教意识回归的尝试。而保尔则代替作者在文本中走向依托宗教之路,但保尔走的并不顺利。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