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经管论文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对业绩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

  • 简介:一, 业绩评价的演进 (一) 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是将行为作为一种模式来考察关于企业组织中人们行为的基本假设。在这个模式中导出了参加者之间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在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组织中,拥有所有权的一方是委托人,行使经营权...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目录 一, 业绩评价的演进
二,业绩评价的不同层次及特点
三、业绩评价标准选择中的四对矛盾
四,依据企业的战略确定评价体系
参考资料 [1]徐经长,《国际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0
[2]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0
[3]威廉布鲁斯,《会计精要》,东北财经出版社,1998.5
[4]巴泽尔,《战略与绩效-PIMS法则》,华夏出版社。1999.12
[5]希顿,《管理会计学》,第四版,机械出版社,2000.8
[6]亨格伦,《管理会计教程》,第十版,华夏出版社,1997.7
[7]克里斯托弗?伊特纳、戴维拉克尔, 《改革公司业绩评价标注准》,《金融时报》,2002.4.8
[8]裘益政,《在报酬激励计划中引进非财务指标 》,《IT经理人世界》,杂志刊期:2001年第8期
[9]吴金梅, 《平衡计分卡:企业战略管理的方法》,《经济管理》,2000年第八期
[10]财政部文件, 《关于印发国有资本金级效评价有关标准的通知》,财统字[1999]7号1999.7.
[11]唐.R.汉森
一, 业绩评价的演进
(一) 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是将行为作为一种模式来考察关于企业组织中人们行为的基本假设。在这个模式中导出了参加者之间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在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组织中,拥有所有权的一方是委托人,行使经营权的一方是代理人。一般地讲,委托人即是企业的股东,代理人是企业的管理人员——经理和会计人员。 目前,代理理论已成为认识、分析、解读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矛盾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因为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不同,所以所有者必须设计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来引导经营者朝着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方向行进。激励机制中的一个基础问题就是业绩评价。对代理人的奖惩必须基于对代理人业绩的评价,业绩评价标准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激励机制的成功与否。对高层经理的激励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如何评价他们的业绩,如何决定他们的薪酬和奖惩成为热点.
(二), 业绩评价的演进.
60年代
1, 许多控股公司只是母公司达到目的的一种工具,母公司极少关注其业绩评价问题.
2, 许多控股公司的重点目标是税负最小化,母公司一般只注重子公司的现金流量.
3,许多控股公司处于成本效益及管理便利的考虑,常借助“投资中心”或“利润中心”实施对公司的管理和控制。
4,这一时期运用最广泛的 业绩评价指标为销售利润率,但也有一些 公司运用投资报酬率(ROI)和剩余收益指标
5,人们开始认识到有必要针对子公司特有的经营环境建立适合控股公司的特定业绩评价方法,控股公司 业绩评价思想开始萌生。
70年代
1,当时权变理论的影响,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差异较大 ,评价方法缺乏共同性和一致性。
2,普遍关注投资报酬率,预算比较,利润等财务指标 。
3,未考虑各国的 环境差异和汇率变动对业绩评价的影响。
4,对企业的评价和对企业管理者的 业绩评价没有区分。
......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