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历史论文古代史论文

[中国古代史] 小议“儒家智识主义”

  • 简介: 原文 一、“儒家智识主义”的界定清代的考证学,从思想史的观点说,尚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即儒学由“尊德性”的层次转入“道问学”的层次。这一转变,我们可以称它作“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①。在这里,余英时先生认为,“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原文

一、“儒家智识主义”的界定

清代的考证学,从思想史的观点说,尚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即儒学由“尊德性”的层次转入“道问学”的层次。这一转变,我们可以称它作“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①。在这里,余英时先生认为,“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即儒学由“尊德性”到“道问学”的转变,他似乎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清代的“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应是“道问学”日益受到重视,但它并不排斥“尊德性”的作用,相反“尊德性”仍旧是“道问学”的目的所在。
清代的“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应是“尊德性”和“道问学”地位的转变,即对“道问学”的重视明显地胜过了对“尊德性”的重视。

二、“儒家智识主义”的发展历程

“尊德性而道问学”一语出于《中庸》,原是不可分的。但自朱熹、陆九渊的鹅湖之会(1775)后,便逐渐形成了朱子重“道问学”、陆氏重“尊德性”的局面。在这里朱陆只是强调两者之中一方面的重要性,并未忽略另一方面,但是后世学者则将二者日益隔离开来。实际上,“尊德性”是获取“德性之知”的主要手段,而“道问学”则是获取“闻见之知”的主要手段,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很密切的。
明代,王阳明为友人调节朱陆异同,仍然沿用这一分别,但他认为“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②,可见他始终是偏向于“尊德性”。阳明之后,王学末流虚言“良知”之说,引起了许多学者的不满,于是有人重新强调“道问学”的重要性。
清初的学术由虚入实,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儒坚持“道问学”的立场更加坚定。顾氏认为“经学即理学”,他的这个论点只是说明“古人所谓理学,是从经学里面提炼出来的。非长期钻研理学,自然够不上谈理学......


  目录

一、“儒家智识主义”的界定
二、“儒家智识主义”的发展历程
三、“儒家智识主义”与清代考据学的关系


  参考资料

余英时 《论戴震与章学诚》 三联书店 2000
余英时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张舜徽 《清儒学记》 齐鲁书社 1991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曹聚仁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三联书店 2003
梁启超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
戴震 《绪言》卷上,收入《孟子字义疏证》何光文整理 中华书局 1961


  简单介绍

完全出自本人之手,本人特别反感本站某些不法之徒偷用网上现存文章直接转发于此站,害人不浅,还要价不菲。本人在此友情提示各位:在下载之前最好先把原文复制一段,然后在网上搜索一下,以保文章来源纯洁,杜绝不当之利!


内容提要: “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是清代思想史的一大特征,其实质是儒学实现了从“尊德性”到“道问学”的转变,它的兴起对考据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儒家智识主义” “尊德性” “道问学” 考据学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