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社会论文中国政治

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学研究述评

  • 简介: 原文 作者认为,近18年来中国农村社会学取得了极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小城镇研究、农村组织研究、农村社会结构研究、贫困研究、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等领域完成了一批重要课题。尽管尚未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但以其涉及面广、紧随时代脉搏、实用...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原文

作者认为,近18年来中国农村社会学取得了极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小城镇研究、农
村组织研究、农村社会结构研究、贫困研究、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等领域完成了一批重要
课题。尽管尚未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但以其涉及面广、紧随时代脉搏、实用性强
、普及程度广为特点,还是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方法。同时,这种紧随时
代脉搏和实用性强的特征也带来若干学科自身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
支所应具备的个性特征体现不足,失去了学科自身的稳定的发展,无形中增大了学科建
设上的随意性。农村社会学期待着学科发展的突破性的新阶段。
在中国,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研究源远流长。18世纪末19世纪初古老的中国的大
门自愿不自愿地开始敞开之后,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具有科学色彩的研究才开始起步
,并在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以西方社会学、人类学为
传统的研究高潮。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对中国农业社会的科学洞察
、对中国农民的成功研究,保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中,农业、农村、农民研究仍
然是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无以替代的重要方面。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的中国
农村社会学虽然尚未发展成一个成熟的学科,但是以其涉及面广、紧随时代脉搏、实用
性强、普及程度广为特点,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方法。小城镇研究、农村
组织研究、农村社会结构研究、贫困研究、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等,构成了农村社会学的
一批重要课题,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


  目录

一、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
二、农村社会组织研究
三、农民分化与分层研究
四、农村人口及人口迁移研究
五、农村家庭与亲族关系研究


  参考资料

注释:
〔1〕李迎生:《关于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模式的探讨》, 《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
2期。
〔2〕杨重光 廖康玉:《试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经济研究》1984
年第8期。
〔3〕胡国雄:《也谈城市化道路》,《建设经济》1983年第8期。
〔4〕陆学艺:《21 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关于中国的社会转型》,《社会学研
究》1985年第2期。
〔5〕刘明等:《令人忧虑的乡镇政权建设状况》, 《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1期。
邸秉光:《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3期。
〔6〕张雨林、吴大声、朱汝鹏:《苏南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社会学研究》19
95年第1期。
〔7〕杨善民:《发展中的农村新合作组织》, 《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1期。
〔8〕王颖、折晓叶、 孙炳耀:《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中国
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
〔9〕王晓毅:《农村社会的分化与整合》,《权力与经济》, 《社会与社会调查
》1991年第2期。
陆学艺主编:《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实证研
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张灿霞:《浅论农民分化的原因》,《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3期。
〔10〕陆学艺:《重新认识农民问题》,《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6期。
〔11〕陆学艺主编:《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
实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12〕刘晏玲:《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社会学研
究》1994年第2期。
〔13〕参看刘纯彬:《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若干重大问题探讨》,《社会》1994年第
10期。
叶南客:《协调发展:苏南现代化成功之路与战略导向》,《社会学研究》1994年
第5期。
李培林:《中国乡村里的都市工业》,《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
〔14〕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第76
页。
〔15〕杨善华:《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生产功能的变迁》,《北京大学学
报》1991年第3期。
王雅林、张汝立:《农村家庭功能与家庭形式》,《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
〔16〕刘援朝:《现阶段的农村家庭组织》, 《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6期。
〔17〕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破坏力量》,
《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5期。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