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哲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论中国古代忠恕思想中 “己” 的哲学理念与范畴

  • 简介:(页数:4字数:4865)摘 要:在忠恕思想中,“己”或“自我”带有鲜明的儒家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己”作为忠恕思想的起点,并非世界的中心,而是与他人、社会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从而...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页数:4字数:4865)摘 要:在忠恕思想中,“己”或“自我”带有鲜明的儒家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己”作为忠恕思想的起点,并非世界的中心,而是与他人、社会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从而不断拓展、延伸;其二,“已”概念蕴涵了深刻的道德追求,被赋予了极高的道德期望;其三,在“忠恕之道”中,“己”的价值将在日常道德行动中、在道德原理的实践中得以显现。
关键词:儒家思想;忠恕;自我;身体力行

今天的读者常常会将儒家经典中的“己”直接等同于第一人称代词“我”或“自己”、“自我”等。这样未必会造成理解的麻烦或错误,甚至有助于加强阅读过程中的现场感与体验感。但不应忽略的是,不论在《论语》还是在历代儒者的注疏、著作中,“己”都被赋予了儒家化的特殊含义,因此可将其视为“儒家特色的自我”。在儒家的忠恕思想中,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
赫施主张在解释过程中区分“含义”(meaning)与“意义”(significance):含义是指作者本人所持有的、唯一确定不变的东西;作品的意义却有多种多样,视人们对作品的阅读而定。后世学者对经典的理解具有历史性和不确定性,是就意义而言。必须明确的是,我们今天要从典籍中追索的,无疑应当是文本的“本质意义”而非“本来含义”。

《论语》被视为儒家忠恕思想的根据。但在同样的文献背景下,后世学者对忠恕的理解却颇有分歧。大致有两派:一派是将“忠恕”作为一个联合概念来看待,统一进行诠释,“忠恕”是具有内外、体用、本枝等主从关系的一个概念,它的具体含义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派则是将“忠”、“恕”作为两个独立的概念来看待,须分别进行诠释,“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持此见解的有杨伯峻等人。本文的看法是,儒家的“忠恕”是一个不应分立的联合概念,其基本内容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显然,“己——人”关系是儒家忠恕思想得以确立、存在的背景或情境。而且,“己”更是关键。在“尽己——推己”以至“立人、达人”的过程中,“己”的儒家色彩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提出“仁”的概念时,强调了“克己复礼”的极端重要性,也是要突出“己”的作用,同时勾勒出“儒家特色的自我”。孔子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为己”即是德性上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孔子一贯“以古非今”,“古”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形态,以“为人”衬托“为己”,意味着将评价的重心或标准在形式上由外在的“他人”转向内在的“自我”。
不过,在儒家的忠恕思想中,“己”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自存的概念,它并不排斥他人或社会。相反,儒家的自我总是以他人、社会为条件,自我价值的实现、自主选择的进行本身就包含了自我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与平衡。换言之,儒家的自我总是要通过“忠恕”的过程,与他人、与社会整体进行沟通,才能成长为道德主体。在儒家“自我——他人”的关系格局中,二者并不是处在相互对立、利益相背的两极,而是处在和谐、互融的共同体之中。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并不会导致“无我”、“忘我”之类的自我压抑、自我限制甚至取消自我。在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的“四绝”中,所要强调的只是对私己、偏执的不断消解,从而保证人我、人物各在其自身的限度内有所成就。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