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工学论文电子论文

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毕业论文

  • 简介:文件信息 : 714 KByte / 40 Page / 18554 字 原文 绪论目前,通信技术已脱离纯技术驱动的模式,正在走向技术与业务相结合、互动的新模式。预计在未来5至10年间,从市场应用和业务需求的角度看,最大和最深刻的变化将是从话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文件信息 : 714 KByte / 40 Page / 18554 字
原文

绪论
目前,通信技术已脱离纯技术驱动的模式,正在走向技术与业务相结合、互动的新模式。预计在未来5至10年间,从市场应用和业务需求的角度看,最大和最深刻的变化将是从话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战略性转变,这种转变将深刻地影响通信技术的走向。
国家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郭云飞在此间召开的高级研讨会上提出了上述观点。
作为我国通信高技术发展新的“引领者”,郭云飞认为,从技术角度看,未来通信技术发展将会呈现出以下五种趋势:
融合趋势。融合将成为下一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网络应用加速向IP汇聚,网络将逐渐向着对IP业务最佳的分组化网络的方向演进和融合。下一代网络将是电信网与因特网的融合和发展。融合将体现在“话音与数据”、“传输与交换”、“电路与分组”、“有线与无线”、“移动与WLAN”、“管理与控制”、“电信与计算机”、“集中与分布”、“电域与光域”等多个方面。
交换技术从电路到分组。随着业务从话音向数据的转移,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逐步转向分组交换技术特别是无连接IP技术为基础的整个电信新框架将是一个发展趋势。现有的电路交换技术在传送数据业务方面效率较低,不能按需支持宽带业务,而现有的IP网在支持实时业务方面缺乏服务质量保证,因此,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的转变不是简单的转变。同时,从传统的电路交换网到分组化网络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采用具有开放式体系架构和标准接口,实现呼叫控制与媒体层和业务层分离的软交换将是完成这一平滑过渡任务的关键。
传送技术从点到点通信到光联网。WDM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电信网提供了巨大的容量和低廉的传输成本,有力地支撑了上层业务和应用的发展。但点到点WDM系统只提供了原始的传输带宽,需要有灵活的网络节点才能实现高效的组网能力......


  目录

绪论 1(此文不存在绪论)
第一章 对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的分析 3
第二章 3G核心网设备 9
第三章 3G可用性系统分析 14
第四章 3G总体实现方案 22
总结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参考资料

[1]邱玲,朱近康,孙葆根等.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北京: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8,pp.228~255
[2] Ramjee,P.移动通信前沿技术丛书-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杜栓义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2.pp.1~16
[3]叶敏.程控数字交换与现代通信网.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8. 5,第2版,pp. 298~330
[4]陈一帅.高可用性电信系统及其实现.电信快报,2001
[5]胡华平,金士尧,王召福.分布式系统的可信性研究.计算机工程与科学,1998
[6]窦中兆,雷湘. CDMA无线通信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常永宏.第三代移动通信与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8]朱忠霞,冉崇森,刘洛琨等.现代通信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9]杨菠.中国3G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J].通信世界,2004


  简单介绍

移动通信随着其重要性的增加对服务的连续性提出较高的要求,电信级设备尤其需要具有较高的可用性。木文作者在3G核心网设备中的高可用性控制软件子系统的研制中,有感于设备的高可用性设计的复杂性,通过研究承载的平台和业务的特性,对高可用性设计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进行详尽分析和论证,提出基于对象的状态驱动机制、统一构建的消息转发平台、程序冗余和数据冗余分离配置的实现模型。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地分析3G核心网设备使用的通用承载平台的特点,从可用性的角度分析其适用于高可用性控制的热插拔基础、通信基础、故障检测与控制基础,并从理论上寻求对高可用性设计的支持。通过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从可用性的构成因素-软硬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以硬件冗余和软件控制作为高可用性的实现基础,以有效地实现硬件故障处理和提高软件可靠性为实现系统高可用性地的可行的实现途径。利用基于对象的状态驱动机制作为系统控制的实现模型,解决系统中多种功能实体间逻辑关系关联控制;通过构建统一的分布式消息转发平台,确立控制系统的分层次架构和高效处理;通过程序冗余和数据冗余分离的设计,综合考虑性能和资源的统一。最后对该实现方案在逻辑上和性能上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践效果的检验,论证其已达到实现系统高可用性的目的。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