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工学论文工学类(报告)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

  • 简介:随着经济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企业大量涌现,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相对较低;用工制度的改革,企业使用大量的民工,人员流动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出现,不安全因素和对人体有害的因素也在增加,这些都给安全管理提出了紧迫...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目录 1 改“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必要性
2 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的改变
简单介绍 本文论述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的形势下,要使安全工作上新台阶,降低事故的频率,必须把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放在首位,强化职工的安全教育,达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随着经济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企业大量涌现,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相对较低;用工制度的改革,企业使用大量的民工,人员流动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出现,不安全因素和对人体有害的因素也在增加,这些都给安全管理提出了紧迫的课题。
 一个系统运行的好坏和安全状态如何,除了机械设备本身的性能、工艺条件外,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可靠性。安全管理就是要控制和消除人-机系统中不安全因素,使人-机关系更加匹配。事故发生主要是人、机器、环境三要素协调不良所致,而这三个子系统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可以影响机器、环境子系统,如设备等物的不安全状态要靠人去改变,良好的工作环境要靠人去创造,反之亦然。所以,在这三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进行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是做人的工作。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1 改“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必要性
  1.1 传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员工的安全素质不高形成“要我安全”的局面
  传统的安全管理,是以规章制度、责任制来规范人的行为,纯粹以奖罚手段来规范人的活动,对人的管理主要从“管”的角度出发。但制度具有非完美性、非灵活性和强制性等缺点,因而造成了“要我安全”的局面。靠这种传统的安全管理不能更好地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自觉反“三违”的积极性。我们看到某些工作岗位的职工不规范戴工作帽的现象,平时的安全检查,对这些行为也给予指出,甚至扣奖金,但一段时间后,这部分人还是“旧病复发”。这部分人并不是不知道如何规范戴帽,更不是不知道规范戴帽的安全性,而是心里存有侥幸、麻痹大意、贪方便的思想。归根到底,就是“安全”在员工心中的地位不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安全基本知识和技术,不能及时发现身边的事故隐患。这些行为还表现在,工作时不自觉佩戴好劳保用品、机器设备带病运转、设备传动部分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检修设备时不挂警示牌、出现“三违”现象等等。就以我公司97年“6.23”事故为例,两位维修工在锅炉煤斗上的输煤带维修分配器,拿煤斗盖板放在进煤口,以防止工具掉进煤斗,在维修时不小心把盖板碰掉入煤斗里......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