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工学论文电子论文

无线传输应变型扭矩仪

  • 简介:文件信息 : 2,085 KByte / 75 Page / 26207 字 原文 第1章 设计任务和目标1、1引言作为大四的学生,毕业设计是我们检验我们四年大学所学的时候,也是我们跨入社会的最后...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文件信息 : 2,085 KByte / 75 Page / 26207 字
原文

第1章 设计任务和目标
1、1引言
作为大四的学生,毕业设计是我们检验我们四年大学所学的时候,也是我们跨入社会的最后的预演.所以我们都特别重视此次毕业设计,再加上学校迎来了教学评估,也是备加重视。终于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毕业设计接近了尾声,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了许多的难点,自己也从中收获颇多。更是对单片机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发挥很大的作用。
1、2 设计背景
MCS-51系列单片机是INTEL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出来的,很快就在我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十多年来,MCS-51系列单片机无论在教学,工业控制、仪器仪表、信息通信,还是在交通、航运家用电器领域,都取得了大量的应用。尽管INTEL公司渐渐放弃了微控制器的生产,但是,以MCS-51技术核心为主导的为控制器技术已被ATMEL,PHILPS等公司所继承,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开发,从而产生了和MCS-51兼容的微控制器系列。
而ATMEL公司的优势在于Flash存储器技术,高质量高可靠的生产技术,成为取代传统的MCS-51系列单片机的主流单片机之一。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单片机,有关其单片机的介绍在《第三章 硬件设计》中。
1、3 设计的原始资料
扭矩又称转矩,是一个常见而重要的物理量,在现代化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关扭矩的检测非常普遍。从测量原理上来看,目前主流的扭矩仪可分为:应变型、相位型、磁弹性型。应变型扭矩仪结构简单、频响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应变型扭矩仪是根据电阻应变原理,把弹性体受扭矩产生的变形转换成与其成线性关系的电信号,从而来完成对扭矩的测量。对旋转件上扭矩信号的测量、电源供给和信号输出是其必须解决的一个特殊问题。
将SOC(system-on-chip)和无线传输手段应到扭矩仪的设计中,可以采用SOC芯片将信号放大、A/D转换并与敏感元件集成于一体
......


 \ 目录

第1章 设计任务和目标
第2章 工作原理和总体方案
第3章 硬件的设计
第4章 计算
第5章 软件设计
第6章 总结
第7章 致谢
第8章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程序清单
附录二 元器件清单


 \ 参考资料

[1] 文西芹、张永忠 扭矩传感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1,(12)。
[2] Nordic.NRF2410Product Spectification[Z].Nordiccorporation,2003 03。
[3] 付 鹏、张为公、陈晓冰、沈 飞,基于SOC的无线传输的扭矩仪的研制[J],测控技术,2005,(9)。
[4] MSP430X1XX user guide[Z].Texas Instruments(TI).2002。
[5] 涂时亮,单片机控制技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6] 施良驹,集成电路集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7] 何立民,主编,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第五册),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8] 变式高准确度动态扭矩测量仪的研制
[9] 余永权,AT89系列单片机应用技术,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网站:
有关芯片器件的资料可从下面网站进行查询:www.21ic.com
有关单片机的资料可参考下面网站:www.ATMELcom
有关文献资料可从图书馆主页上查找:www.xa.cnki.net


 \ 简单介绍

根据电阻应变性原理,把弹性体受扭矩产生的变形转换成与其成线性关系的电信号,从而来完成扭矩测量的特点。研制了一种由NRF2401无线传输芯片和AT89LV51单片机构成的无线传输应变型扭矩仪。系统包括采集模块和接收模块。采集模块是整个扭矩仪的核心,由应变电桥、信号调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无线传输单元四部分组成。通过采用SOC技术将数据采集与敏感弹性元件置于一体,在旋转轴上完成了扭矩信号的智能采集,采用无线数字传输技术实现了对测量数据的非接触传输,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在接收模块端实现LED显示;使用一4×4小键盘,完成对采样间隔、输出信号模式以及报警阀值的设定;同时提供频率信号、4~20mA电流环、脉宽调制和RS485直接数字码4种形式输出信号,提供了用户系统多样化的接口。
试验表明:该扭矩仪工作可靠,测试精度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