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工学论文电子论文

温室大棚温度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

  • 简介:文件信息 : 477 KByte / 64 Page / 30342 字 原文 前言温室对现在的人们来说,已经算是个非常熟悉的名词了。温室技术最早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主要用来解决驻守...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文件信息 : 477 KByte / 64 Page / 30342 字
原文

前言
温室对现在的人们来说,已经算是个非常熟悉的名词了。温室技术最早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主要用来解决驻守荒岛士兵的蔬菜等食品的补给问题。那时人们还没意识到温室技术的重要性,拥有温室的国家和温室的面积还都很少。但慢慢地由于温室给这些国家带来的丰厚利润和经济收益,使他们看到了建造更多温室的可行性,因而他们开始大力投入温室建造和温室技术的研发。在这方面荷兰做的是最好的,它的温室技术和温室建造面积方面,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而且荷兰是最早将计算机作为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出现在荷兰及世界市场上。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温室技术的发展缺比较晚、与国外的技术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主要是我国温室技术兴起的比较晚的缘故,为了提高这方面的技术,在自70年代末起,我国先后从日本、美国、荷兰和保加利亚等国引进了不下40套的现代化温室成套设备,虽然引进的这些温室设备技术领先、设备先进,但在我国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自然气候的特点和引进的设备不能相符合,导致设备不能发挥起作用,加上设备的可改动性不大,因而很难达到设备对温室内温度、湿度、等的合理控制。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和实验,我国的温室大棚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和全面的体系。但在某些方面还有欠缺和需要改进地方,譬如说对温室中温度因子采用的控制,控制水平、控制精度以及控制稳定性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基于以上对我国温室大棚技术的分析,本课题针对当前温室大棚温度控制不稳定的状况,设计出一种集温度检测、控制、报警、打印于一体的适合广大温室用户采用的微型温度控制系统。
......


 \ 目录

1.概述
2.硬件设计
3.虚拟仪器
4.软件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 参考资料

[1]李华,孙晓民,李红青,徐平,张新宇.MCS-51系统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第3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7.8
[2] 徐仁贵,廖哲智.单片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
[3] 单成祥.传感器的理论与设计基础及其应用.第1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8
[4]苏铁力,关振海,孙立红,孙彦卿.传感器极其接口技术.第2版.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
[5] 张靖,刘少强.检测技术与系统设计.第1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1
[6] 胡乾斌,李光斌,李玲.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1版.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3
[7] 杨乐平,李海涛,肖相生.LabVIEW程序设计与应用.第1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7
[8] 侯国章.测试与传感技术.第1版.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8
[9] 张琳娜,刘武法.传感检测技术及应用.第1版.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9.12
[10]纪宗南.单片机外围器件实用手册输入输出通道期间分册.第1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8


 \ 简单介绍

由于我国的温室大棚产业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短,造成我国的温室大棚技术水平比较低,现代化管理程度不高,温室大棚环境监测条件差等状况。因此迫切需要在技术上进一步的进行改进和提高。如何利用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有效的控制好温室大棚内的环境因子,以提高温室大棚环境的控制精度和效果,已成为目前我国温室业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对我国温室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温室大棚内温度因子的检测与控制,主要涉及单片机、传感器等元件的选取与应用,以及键盘输入、显示电路、报警电路、打印等硬件方面的设计。此外还涉及到虚拟仪器方面的介绍,通过RS-485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串行通讯,但这个不作为重点来进行设计研究。考虑到温室大棚对温度要求的精度不是很高的因素,系统的执行机构也就是加热部分,选取两个电阻炉加热工作来实现。这样由单片机、传感器及外围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温室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
由于精力所限此次设计只涉及到了温度,没有涉及湿度、CO2浓度、光照度等的控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