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语言论文英语论文

英语毕业论文.doc

  • 简介: 原文 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对话、交流与理解的历程一直伴随着广义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语言的形成、文字的创造、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的发明、以及现代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人类知识的传播...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原文

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对话、交流与理解的历程一直伴随着广义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语言的形成、文字的创造、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的发明、以及现代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人类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当今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使全人类的交流更加动态和开放。Internet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研究试验性网络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1983年TCP/IP成为ARPANET上唯一的正式协议。此后,ARPANET上连接的网络、机器和用户快速增长。1988年NSFNET(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etwork)和ARPANET互联,规模以指数增长,很多地区网络开始加入,并且开始与加拿大、欧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网络连接,最后形成了Internet。90年代初到现在是Internet增长最迅速时期。1993年,Internet的增长速度是341%。到1998年7月,Internet己拥有427万个网址,4300万个域名,3673.9万台主机和3.2亿个网页,其规模大概每年翻一番。
Web作为全球性的网络信息系统,极大促进了Internet的可应用性和在其之上的信息传播。1989年,位于瑞士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首先开始了Web的研究工作。随后,许多其他的研究机构、大学和公司也加入Web研究者的行列,为了保证不同Web软件之间的互操作性,一系列Web协议和标准在不断使用和完善之中。Web改进了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当前在WWW上大约有三十亿个文档,全世界约有三亿用户存取和访问这些文档,并且这些文档的数量仍在迅速增加[ ]。
Web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也十分惊人。
......


  目录

1绪论
2语义网与本体
3语义网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4基于语义网的信息表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 ] F. Patel-Schneider, D. Fensel. Layering the Semantic Web: Problems and Directions. in: I. Horrocks, J.Hendler eds. Proceedings of 2002 International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Sardinia,Italy. June 2002. Berlin,Germany: Springer-Verlag, 2002. 16-29
[ ] 李晓明. 对中国曾有过静态网页数的一种估计.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9(5): 394-398
[ ] D. Fensel, F. van Harmelen, H. Akkermans et al. OnToKnowledge: Ontology-based Tool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Proceedings of eBusiness and eWork 2000 Conference. Madrid,Spain. October 2000. Berlin,Germany: Springer-Verlag, 2000. 63-72.
[ ] F.E. Heart, R.E. Kahn, S.M. Ornstein et al. Innovations in Internetworking. 1st ed. Norwood,MA,USA: Artech House, October 1988. 71-87
[5] T. Berners-Lee, J. Hendler, O. Lassila. The Semantic Web. Scientific American, 2001, 284(5): 34-43
[6] B. McBride. Four Steps Towards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a Semantic Web. in : I. Horrocks, J. Hendler eds.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ISWC 2002). Sardinia,Italy :June 9-12. Berlin,Germany: Springer-Verlag, 2002. 419-422
[7] A. Maedche, S. Staad. Ontology Learning for the Semantic Web.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2001, 16(2): 15-21.
[8] 周宁, 林蓉, 严亚兰. 都柏林核心元数据研究的新进展. 情报科学, 2000, 16(6): 568-571
[9] M. Uschold, M. Gruninger. Ontologies:Principles,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Knowledge Engineering Review, 1996, 11(2): 93-136
[10] D. Fensel. Ontologies:Silver Bullet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2nd ed. Berlin,Germany: Springer-Verlag, 2000. 8-13
[11] T.R. Gruber. A translation approach to portable ontology specifications. Knowledge Acquisition, 1993, 5(2): 199-220
[12] M. Klein, U. Visser. Semantic Web Challenge 2003.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2004, 19(3): 31-33
[13] N. Guarino, C. Welty. Identity,Unity and Individuality:Towards a formal toolkit for ontological analysis. in: W. Horn ed. Proceedings of ECAI-2000: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erlin,Germany. 2000. Amsterdam, Netherlands: IOS Press, August, 2000. 219-223.
[14] R. Benjamins, D. Fensel, S. Decker et al. KA2: BuildingOntologies for the Internet: A Mid Term Re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1999, 51(3): 687-712
[15] D. Fensel, F. van Harmelen, I. Horrocks et al. OIL: An Ontology Infrastructure for the Semantic Web.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2001, 16(2): 38-45
[16] A. Maedche, S. Staab, R. Studer et al. SEAL-Tying Up Information Integratio..


  简单介绍

摘 要
语义网技术是当前互联网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对语义网的研究工作已经在很多方面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使用语义网技术改善检索效果,但是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大多数网络的使用者并不是计算机专家。就算检索效果变得很好,成千上万条简单排列的检索结果也会将普通使用者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要从这样的海量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普通使用者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语义网的网络检索信息表示系统。
语义网是互联网研究者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称谓,通过扩展现有互联网,在信息中加入表示其含义的内容,使计算机可以自动与人协同工作。语义网的建立需要研究者们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表示,制定统一的标准,使计算机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自动处理。基于语义网的网络检索信息表示系统将主要工作集中于检索结果的表示。系统以初始的检索结果为基础,着力于使用语义网技术、层次结构对其进行处理,以改进检索结果的表示,使使用者在检索后得到的反馈信息不再是现在这样的相关信息简单排列的形式,而是有组织,有结构,更加人性化,更利于使用者理解的形式。如果这样的系统能够在互联网上得到应用,必将扩大互联网的使用者群体,进而促进互联网的发展。
为了方便表示结果的转换,基于语义网的网络检索信息表示系统采用了多个中间层,包括描述单元层和文档结构层。它们作为表示结果转换的中间层在转换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使检索结果的最终表示与最初杂乱的检索结果相分离,有利于各个步骤更好的制定格式化转换规则。
关键词: 语义网,本体,信息表示,描述单元,文档结构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