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农学论文农/林学

[农业] 互构村庄:权力转换机制与村庄治理结构

  • 简介: 原文 [主要观点] 中国的农村,在历史时空上的建构有十分复杂的肌理,它不仅与非均质国家有多重的互动关系,而且与村庄的权力结构和传承机制相勾连。特别是在当代中国,国家强势推进民主制度与民主理想,农村社区进行着巨大的社会变迁,村庄政治...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原文

[主要观点] 中国的农村,在历史时空上的建构有十分复杂的肌理,它不仅与非均质国家有多重的互动关系,而且与村庄的权力结构和传承机制相勾连。特别是在当代中国,国家强势推进民主制度与民主理想,农村社区进行着巨大的社会变迁,村庄政治组织的结构与功能也在嬗变,随之权力格局也发生了新的变革。本文无意从两个普通的村庄个案推断中国农村民主政治的全貌,或者营造具有普适意义的村庄政治概念,本文只是在试图构建一种更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上作一次探讨。


  目录

一、绪 论
二、"结构--建构"模式与"解构--重构"模式
三、"非均质国家--社会"视野中的村庄治理
四、"互构村庄"--一个分析性框架
五、简短的结论与讨论


  参考资料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克思,1960(18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王小军,萧楼,1999,《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的民主政治生活考察》,载《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6期。

3.卢福营,1998,《个私经济发达背景下的能人型村治》,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4.1999,《农村工业化:村民自治面临的挑战》,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5.朱英,1997,《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6.沈延生,1998,《村政的兴衰与重建》,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7.杨诚虎,1997,《村民委员会与中国农村政治发展》,载《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5期。

8.张乐天,1998,《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北京:东方出版中心。

9.张仲礼,1991,《中国士绅: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的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0.张厚安,1996,《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武汉出版社。

11.张静,1998,《梨树县第四届选举观察》,《二十一世纪》(香港),12月号。

12.2000,《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3.徐勇,1997,《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4.费孝通,1985a,《江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5.1985b,《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

16.黄宗智,1986,《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发展》,北京:中华书局;

17.1992a,《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和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

18.1992b,《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载《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  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1998,《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韦伯,1997,《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

21.杜赞奇,1994,《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2.孔飞力,1990,《晚清帝国的叛乱及其敌人》,北京:三联书店。

23.格尔兹,1999,《尼加拉:十九世纪的巴厘剧场国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4.萨托利,1993,《民主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

25.《杜桥镇文件汇编》,1986--1998诸卷。

26.《潘氏族谱》,1982,铅印稿。

27.《潘氏族谱》,1992,修订本。

28.《杜桥镇志》,1992,临海市方志办、杜桥镇人民政府编,内部发行本。

29.《杜西村档案汇编》,1986-1999诸卷。

30.《杜东村档案汇编》,1986-1999诸卷。

31.Daniel Kelliher,1992,Peasant Power in China:The Era of Rural Reform,1979-1989,New Haven:Yale Universty Press .

32.David Strand,1989,Richhow Beijin City people and Politiccs in the 1920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3.Giddens.A,1985,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Polity press.

34.Jean Oi,1989,State and Pesant in Contenporary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5.Kevin O'B..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