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工学论文材料工程学

结构振动控制理论

  • 简介: 原文 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地震和强风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数不胜数,无论是历数史书记载,还是目睹当代悲剧的惨烈,都让人触目惊心,灾难过后,断壁残垣,哀鸿遍野。而在这些灾难中,其标志就是建筑物的破坏倒塌,赖以庇护的人和财产因此也不得幸免...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原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地震和强风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数不胜数,无论是历数史书记载,还是目睹当代悲剧的惨烈,都让人触目惊心,灾难过后,断壁残垣,哀鸿遍野。而在这些灾难中,其标志就是建筑物的破坏倒塌,赖以庇护的人和财产因此也不得幸免。随着时光的脚步进入21世纪,现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建筑物越建越高,形状越来越不规则,内部设施越来越昂贵,居住人员越来越密集,这时的建筑物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建筑物在地震强风作用下过度振动,导致的结构失效,破坏倒塌,严重危害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范地震强风造成的危害已经是每个工程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更进一步,人们对建筑的要求除了安全以外,对舒适性的追求也日益突出。地震和风包括过往的车辆、机械的振动都是造成建筑物振动的原因,也是导致内部人员生理心理的不适,内部精密仪器的损坏的罪魁祸首,为了解决结构的过度振动问题,研究新的抗震结构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采取经济、高效、可靠的措施,减小地震和风荷载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科学家热衷研究的课题,传统的结构抗震抗风设计是利用自身的能力来抗御地震作用耗散振动能量,以满足结构的抗震设防要求,如加大构件尺寸或提高材料的强度等级等。但由于人们尚不能准确地估计结构未来可能遭遇的地震动的强度和特性,而按传统方法设计的结构其抗震性能不具备自我调节与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在这种不确定性的地震作用下,结构很可能不满足安全性的要求,而产生严重破坏,甚至倒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种方法不但不经济,而且与现代对建筑的要求背道而驰,比如增大了结构自重,限制了建筑高度,减小了利用率等。结构振动控制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通过在结构上设置控制机构,由控制机构与结构共同控制抵御地震动等动力荷载,使结构的动力反应减小。结构控制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的高度结合,是结构对策的新的里程碑.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结构振动控制理论实践发展
1.2 土、结构及TLD之间相互作用对结构振动控制的影响的研究
1.3 本次实验研究的重点
第二章 模型土动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2.1 方案设计
2.2 模型设计
2.3 实验结果分析

第三章 结构模型设计原理
3.1 上部结构设计
3.2 土箱及模拟土设计(包括一个模拟土特性小实验)
3.3 TLD设计
第四章 土桩结构TLD相互作用体系振动台模型实验
4.1 模拟土特性实验
4.2 上部结构及其与TLD相互作用对振动影响研究
4.3 土—结相互作用对振动的影响研究
4.4 土—结和TLD共同作用对振动的影响
第五章 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对比
第六章 理论分析
第七章 结论及应用
第八章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致谢


  参考资料


1. 武田寿一著,纪晓惠,等译.建筑物隔震、防振与控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 曾德民,等.建筑基础隔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概况[J],工程抗震,1996,(3)。
3. 唐家祥,刘再华.建筑结构基础隔震[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4. 周福霖.工程结构减震控制[M],武汉:地展出版社,1997.
5. 孙树民 ,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01,2 第一期 22---28

6. Pall, A,S. , and Marsh, C. Response of friction damped braced frames[J]. of Struct. Div.,ASCE,108(6),1313-1323, 1982.
7.Aiken,I.D.,and Kelly,J.M. Earthquake simulator resting and analytical studies of two energy-absorbing systems for multistory structures[M].Rep.No.UCB/EERC-90-03,Univ. of California, Berkeley,Calif.1990
8. Ou Jinping,and Wu Bo.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and Application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ke Engin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Vol.16,No.3,Sep.,1996。
9. Chaiseri P. ,et al. Interaction of Tuned Liquid Damper and Application, Strectural Engineer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J]. JSCE, Vol.6 No.2,1989
10. Fujino Y.,et al. Parametric Studies on Tuned Liquid Dampers Using Circular Containers by Free Oscillation Experiment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J]. JSCE, Vol.4,No.2,1988
11. KareemA.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uned Liquid Dampers, Proceeding of the First World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Control[M]. Los Angeles,1994
12. 李爱群,等南京电视塔风振的混合振动控制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6,(3)。
13. Yutaka Inoue.State-of-Art of Active and Hybird Structural Response Control Research in Japan , Proceeding of US/China/Japan Trilateral Workshop on Structural Control[R].Longman Strutural Control[R].Shanghai,1992.
14. Maebayashi K.,et al.Hybird Mass Damper System for Response Control of Building,Proceeding of the Ten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M].Spain,1992
15. 李爱群,等南京电视塔风振的混合振动控制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6,(3).
16. 刘丰年 李宏男,高层与高耸结构利用TLD抗风研究,工程力学增刊,1997,P350-354
17. 王森林、杜喜凯、李忠献,地震激励下高层建筑TLD控制及其优化,工程力学增刊,1997 P124-131
18. 熊建国,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新进展(Ⅰ).世界地震工程.1992(2),P22—29
19.
20. Y. L. Xu and K. C. S. Kwok, Wind-induced Response of Soil-Structure-Damper System. J. Wind Eng. & Indust. Aerodyn., 1992, 41-44, 2057-2068.
21. Y. L. Xu et al., Control of Wind-Induced Tall Building Vibration by Tuned Mass Dampers. J. Wind Eng. Indust. Aerodyn., 1992, 40: 1-32
22. B. Samali, W. J..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