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语言论文汉语论文

简析“通”与“达”字义

  • 简介: 原文 下面我们就对“通”与“达”二字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辨析:(一)考察词在文献语言中的用例词在文献语言中的用例,是辨析古代汉语同义词的根本依据,同词义是在词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的。(1)“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周礼.地官...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原文

下面我们就对“通”与“达”二字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辨析:
(一)考察词在文献语言中的用例
词在文献语言中的用例,是辨析古代汉语同义词的根本依据,同词义是在词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的。
(1)“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周礼.地官>>)
(2)“达谓巡行通之使不陷绝也。”(<<周礼.秋官>>)
(3)“传云沿江入海,自海入淮,自淮入泗,是言水路相通,得乘舟经达也。(<<书.禹贡>>)
例1说明“通”是“达”的前提:通了,才有可能达。
例2证明“达”时已无阻,“通”时有阻,“通”的目的正是除阻,使无阻而达。
例3从对文原则辨析“通”与“达”的区别:“通”是指江、海、淮、泗皆已会通而无阻;“经达”是畅达直至。
这些例证的共同特点是几个相关词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或相邻的句子中,互相制约,甚而能够比较充分地显示各自的特点和相互异同。
(二)借助训诂书中的词义训释
古人训释词语,常常以具有同义关系的词互相为转相为训
<<庄子.达生>><<经典释文>>: “达,畅也,通也。”
<<说文.二下>>:“通,达也。”
训诂专著书注解中凡采用互训、递训或同训方式的有关语词一般都是同义词。
(三)探索词义的引申派生关系
(1)<<周礼.秋官.司寇>>“掌交……党邦国之通事。” 


  目录

一、从字形看
二、从字的本义出发


  参考资料

1.<<说文解字>>(汉)许慎 江苏古藉出版社 2002年10月
2.<<辞源>> 1979年修订第1 版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修订版 商务印书馆 1996年5月
4.<<<说文>与上古汉语词义研究>> 宋永培 巴蜀书社 2001年6月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