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大小:383.00KB 适用专业:通信原理 适用年级:高职 论文编号:192057 论文简介: 课程设计 超外差调频接收机的设计,共20页,9927字。 摘要 随着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都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电子产品无论从制作上还是从销售上都要求很高。要制作一个应用性比较好的电子产品就离不开高频电路,大到超级计算机、小到袖珍计算器,很多电子设备都有高频电路。高频电路大部分应用于通信领域,信号的发射、传输、接收都离不开高频电路。通信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而我所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有一部分涉及的是通信技术,所以对于这次设计,我选择了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在以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调频接收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所谓超外差,是指将所要接收的电台在调谐电路里调好以后,经过电路本身的作用,就变成另外一个预先确定好的频率,然后再进行放大和检波。这个固定的频率,是由差频的作用产生的。如果我们在收音机内制造 - 个振荡电波 ( 通常称为本机振荡 ) ,使它和外来高频调幅信号同时送到一个晶体管内混合,这种工作叫混频。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作用导致混频的结果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频率,这就是外差作用。采用了这种电路的接收机叫外差式收音机,混频和振荡的工作,合称变频。 在本次设计中,其目的是得到一个调频接收机机。在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的设计过程中,应将其分为高频放大、混频、本振、中放、限幅、鉴频、低频放大七个部分。整个电路的设计必须注意几个方面。选择性好的级,应尽可能靠近前面,因在干扰及信号都不大的地方把干扰抑制下去,效果最好。如干扰及信号很大,则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将产生严重的组合频率及其他非线性失真,这时滤除杂波比较困难。为此,在高级接收机中,输入电路常采用复杂的高选择电路。为了使混频和本振分别调到最佳状态,要采用单独的本振。总的来说,设计一部接收机时必须全面考虑,妥善处理一些相互牵制的矛盾,特别要抓住主要矛盾(稳定性、选择性、失真等),才能使得接收机有较好的指标。 关键词:超外差,调频,本振,混频
摘要……………………………………………………………………………………5 目录……………………………………………………………………………………6 第1章 引言、设计任务描述、思路及方案……………………………………7 1.1引言…………………………………………………………………7 1.2设计任务描述………………………………………………………7 1.3设计思路……………………………………………………………8 1.4 设计方案……………………………………………………………9 第2章 设计总体方案………………………………………………………………10 2.1工作原理……………………………………………………………10 2.2电路方框图……………………………………………………10 第3章 各部分电路分析…………………………………………………………11 3.1高频放大电路………………………………………………………12 3.2本振电路…………………………………………………………13 3.3混频电路……………………………………………………………14 3.4.中频放大电路………………………………………………………15 3.5限幅电路………………………………………………………17 3.6鉴频电路……………………………………………………………18 3.7.低频放大电路………………………………………………………20 结论…………………………………………………………………………………21 致谢…………………………………………………………………………………22 参考文献……………………………………………………………………………23 附录A1.1………………………………………………………………………24 附录A1.2………………………………………………………………………25
论文文件预览: 共1文件夹,1个文件,文件总大小:383.00KB,压缩后大小:150.09KB
- 课程设计-超外差调频接收机的设计
超外差调频接收机的设计[1].doc [383.00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