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大小:572.50KB 适用专业:数学建模 适用年级:大学 论文编号:193358 论文简介: 毕业论文 阅卷方案的确定 共17页,9001字。 摘要 本文首先给出评卷方案问题的两条基本原则,作为模型的理论依据。在评判的过程中,首先定义评委阅卷的评分精度,利用MATLAB语言编程,计算出每名评委的评分精确度。然后根据评委评分的精确度来评定评委阅卷的水平,再根据评委评分的精确度,加权之后给出一个所有评委公认的绝对排名,用题目方案的排名和绝对排名来对比,来评价这个方案。接着,通过前面的评价找出题目方案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改进。在改进的过程中,首先确定了圆桌模型的基本原则和相关参数,然后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一定的法则,模拟随机数作为试卷的分数。通过这些数据来选择合适的参数,讨论方案的公正性和经济性,得出最优的方案。最后给出具有普适性的一个模型,以便于该模型性的推广、讨论以及进一步运用。 评卷员之间一致性误差控制:检查某评卷教师的评分与整体评卷教师的总体评分分布是否一致,如总体分布呈正态分布,但该教师评卷分数与正态分布有偏差,则该教师评卷一致性存在偏差。 方法:用平均数、标准差、评分曲线来控制评分误差。计算该教师和全部教师评某道题的评分平均数、标准差、评分曲线,将该教师和其它全部教师的情况作比较,如在控制范围内,则视为评分合格。 新Q值法:对评委优化分组问题,确定各组评委名额时,用新Q值法来解决。解决按比例分配时出现的评委名额为小数的问题。 本文的亮点在于评委题组的分配模型对按比例分配出现小数情况的考虑,采用新Q值法;对评阅分数的合理性检验中,采用一致性检验,偏度、峰度检验,D法、W法检验,方差分析,T分数 ,Z分数等多种检验方法。计算各阅卷老师的评分精确度。
关键词:新Q值法,一致性检验,偏度、峰度检验,D法、W法检验,方差分析,T分数
论文文件预览: 共1文件夹,1个文件,文件总大小:572.50KB,压缩后大小:66.34KB
- 毕业论文-阅卷方案的确定
完结版论文.doc [572.50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