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论文专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 简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摘 要:近来来,高校大学生的急剧扩招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扩大,原来容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并不能如高校一样急剧扩大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大学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都需...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摘 要:近来来,高校大学生的急剧扩招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扩大,原来容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并不能如高校一样急剧扩大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大学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都需要从基层、从一线做起,不大可能一下子拿很高的薪水。毕业生们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现实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力,不能根据现实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企图“家里蹲”蹲出含金量,对薪金也有着过高、过低的要求。职业发展前景和专业对口的问题在大学生和企业眼中究竟有和差异。这些都是造成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通过数据和对问题的分析,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到就业的形势及前景,为自己寻找最有利的工作环境,也是这份报告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就业前景,薪酬,择业,专业对口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大众化教育必然带来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早已打破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观念和机制,正在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已由计划经济年代的十几万人上升到 338万人;2006年毕业生总数接近380万。按照国家教育部近几年公布的大学毕业生当年初次就业率为70%左右计算,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压力有多大。
不久前,成都人才市场发布了对2007届毕业生进行的“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四成毕业生对就业前景迷茫没有信心,仅有不到3%的毕业生愿意进科研单位工作。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本次调查共有68人投票参与。51.47%的人认为形势较严峻,比较困难;39.71%的人认为形势严峻,很困难;而只有不到10%的人持较为乐观的态度。针对就业前景的调查,44.83%的人对就业前景比较迷茫,没有信心;34.48%的人感到比较乐观;而10.34%的人是毫无信心。
与此同时,不少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从以前的“饥不择食”已发展到“挑肥拣瘦”,更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由于毕业生都希望找一份好工作,急于求成,但他们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却存在着不小的反差和矛盾,部分毕业生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在毕业打算的调查方面,选择直接就业、自主创业、报考公务员、报考研究生的分别占了65.12%、16.28%、11.63%和6.98%。在“就业单位意向”中,21.43%、20%、18.57%、11.43%、10%、7.14%、2.86%的人分别选择了事业单位、中外合资企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学校、民营或私人企业、科研设计单位。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自然有很多方面,有些学生受到家庭、社会压力及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侧重于选择工作、收入相对稳定的职业,对私营、民营企业的认识存在偏差。而许多毕业生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及发展深感茫然,在选择职业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盲目跟风,随大流而行。当然,近几年来自主创业也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浪,出自主创业虽然许多大学生所接受,但因为许多原因,愿意接受挑战的人数不多。
对比于毕业生的选择,企业则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声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都有趋向于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的特点。而实际情况则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比例很少,大多数大学生争夺少数的职位而忽略了其他的职位,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许多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容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

[原文截取]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摘 要:近来来,高校大学生的急剧扩招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扩大,原来容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并不能如高校一样急剧扩大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大学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都需要从基层、从一线做起,不大可能一下子拿很高的薪水。毕业生们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现实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力,不能根据现实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企图“家里蹲”蹲出含金量,对薪金也有着过高、过低的要求。职业发展前景和专业对口的问题在大学生和企业眼中究竟有和差异。这些都是造成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通过数据和对问题的分析,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到就业的形势及前景,为自己寻找最有利的工作环境,也是这份报告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就业前景,薪酬,择业,专业对口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大众化教育必然带来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早已打破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观念和机制,正在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已由计划经济年代的十几万人上升到 338万人;2006年毕业生总数接近380万.....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