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论文专题

桂北平话效流二摄的层次及合流性质

  • 简介:桂北平话效流二摄的层次及合流性质提要:桂北平话效流二摄的合流与汉语语音史上的两次元音大链移是分不开的,这两次链移的不彻底是二者合流的主要原因。另外,桂北平话效流摄特殊的发展类型也使其层次别具一格。关键词:桂...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页数] 11      [字数] 11058

[原文]
中古效摄和流摄所对应的今韵在吴语、湘语、赣语、湘南土话、粤北土话、粤语等南方方言中存在特殊的读音,其与北京话相比,呈现出交错的状态,并且有合流的现象。在北京话中,效摄主要元音为a,流摄主要元音为o,韵尾均为u,它们通过主元音的前后保持对立。而这些方言中二摄的主元音有的同为o类,有的同为a,关系十分复杂。对于其合流的性质,不少学者从具体的方言或古代韵文材料入手,作出了一些解释。李永新(2007)在《从会同方言看中古流摄和效摄的关系》一文中对此作出了总结和评述,认为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以鲁国尧先生等为代表的继承说,其根据是宋元时期江西人的诗词中大量存在效流二摄通押的现象。庄初升(2004)进一步认为粤北土话中的合流与宋元时期的江西方言有关,应该是江西移民的迁入造成的。二是彭建国为代表的创新说,他侧重从语音的演变来解释湘语和吴语中的合流现象。抛开具体的论述,我们认为此二说并无本质上的对立,因为效流摄的创新也可以是建立在继承中古或更早时期南方方言特点的基础上。
中古效流二摄在上古关系密切,分属之、幽、侯、宵四部。自顾炎武以来,音韵学家对它们的分合的讨论也一直有不同的见解。另外,汉语语音史上的元音高化链移都与此二摄有关。朱晓农(2005)认为汉语历史上元音的高化链移至少发生两次,第一次发生在《切韵》以前,涉及歌鱼侯幽四部;第二次发生在《切韵》之后,涉及麻二歌模侯豪五韵。因而我们认为,部分方言中的效流二摄保留上古时期部分合流的特征或在以后的高化推挤的过程中部分字来不及变化而相混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桂北平话与吴语、湘语等向心型方言不同,它是汉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方言的杂合,很多韵摄的读法散乱,尚未整合。其合流现象更加复杂,并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临桂义宁话、临桂两江平话、富川秀水九都话、钟山方言、永福塘堡平话、资源延东直话、兴安高尚软土话、全州文桥土话、阳朔葡萄平声话、灌阳观音阁土话、贺州担石九都声(以下均以地点名作为简称)等11个点均有反映......

[摘要]
桂北平话效流二摄的合流与汉语语音史上的两次元音大链移是分不开的,这两次链移的不彻底是二者合流的主要原因。另外,桂北平话效流摄特殊的发展类型也使其层次别具一格。

[参考文献]
[1]郑作广、林亦主编  《桂北平话与推广普通话研究》(全套12本),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
    《富川秀水九都话研究》(邓玉荣)  《钟山方言研究》(邓玉荣)
    《永福塘堡平话研究》(肖万萍)    《资源延东直话研究》(张桂权)
    《临桂义宁话研究》(周本良)      《兴安高尚软土话研究》(林亦)
    《全州文桥土话研究》(唐昌曼)    《阳朔葡萄平声话研究》(梁福根)
    《灌阳观音阁土话研究》(白云)    《贺州九都声研究》(张秀珍)
《临桂两江平话研究》(梁金荣)    《桂北平话与推广普通话研究》(刘村汉等)
[2]王力.汉语语音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周祖庠.新著汉语语音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5]庄初升.粤北土话音韵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杨剑桥.汉语音韵学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汪寿明.中国历代音韵学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陈立中.湘语与吴语音韵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音字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
[10]刘泽民.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
[11]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3]张光宇.论汉语方言的层次分析[J].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李永新.从会同方言看中古流摄和效摄的关系[J].湖南社会科学,2007,(3):157-151.
[15]朱晓农.元音大转移和元音高化链移[J].民族语文,2005,(1):1-6.
[16]王文胜.吴语处州方言豪肴二韵的分合[J].台州学院学报,2007,(4):40-45.
[17]张维佳.方言音韵结构的基本特征[J].学术研究,2001,(11):125-129.
[18]彭建国.湘语侯韵的语音层次[J].语言科学,2007,(5):70-76
[19]鲁国尧.宋元江西词人用韵研究[J].近代汉语研究,胡竹安、杨耐思、蒋绍愚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0]彭建国.湘语音韵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原文截取]
桂北平话效流二摄的层次及合流性质
提要:桂北平话效流二摄的合流与汉语语音史上的两次元音大链移是分不开的,这两次链移的不彻底是二者合流的主要原因。另外,桂北平话效流摄特殊的发展类型也使其层次别具一格。
关键词:桂北平话 效摄 流摄 合流 层次
中古效摄和流摄所对应的今韵在吴语、湘语、赣语、湘南土话、粤北土话、粤语等南方方言中存在特殊的读音,其与北京话相比,呈现出交错的状态,并且有合流的现象。在北京话中,效摄主要元音为a,流摄主要元音为o,韵尾均为u,它们通过主元音的前后保持对立。而这些方言中二摄的主元音有的同为o类,有的同为a,关系十分复杂。对于其合流的性质,不少学者从具体的方言或古代韵文材料入手,作出了一些解释。李永新(2007)在《从会同方言看中古流摄和效摄的关系》一文中对此作出了总结和评述,认为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以鲁国尧先生等为代表的继承说,其根据是宋元时期江西人的诗词中大量存在效流二摄通押的现象。庄初升(2004)进一步认为粤北土话中的合流与宋元时期的江西方言有关,应该是江西移民的迁入造成的。二是彭建国为代表的创新说,他侧重从语音的演变来解释湘语和吴语中的合流现象。抛开具体的.....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