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经管论文工商管理论文

论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

  • 简介:[内容摘要] 论文首先提出了21世纪人类将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构想,接着论述了知识经济的特征与产业,再次,阐明了知识管理的意义,认为它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桥梁、“天梯”,最后,论证了如何构建知识管理平台,实现知识向物质文明、精神文...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论文首先提出了21世纪人类将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构想,接着论述了知识经济的特征与产业,再次,阐明了知识管理的意义,认为它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桥梁、“天梯”,最后,论证了如何构建知识管理平台,实现知识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转化。

[关键词] 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转化

 

 

目录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经济发展的世纪。现在世界经济正在向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是由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提供的。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将逐渐成为当代经济运行的基础。这一转变标志着人类从过去的农业经济时代,现代的工业经济时代,走向一个新阶段——知识经济时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的竞争、国力的排序,归根到底是知识的较量。只有在知识上领先的国家,才能在未来竞争格局中处于主动。

一、 人类将迅速跨人知识经济时代
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时代特征,我们将人类社会按经济形态划分为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将步入的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历史的必然,它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工业(资源)经济高度发达及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的结果。19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一方面世界物资大大丰富,另一方面资源掠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已达极限。在资源经济时代,为掠夺资源,瓜分市场,曾在30年代内发生两次世界世界大战,并且国与国之间的局部战争不断。70年代至90年代,资源经济高度发展,虽没有爆发世界性战争,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没有改变,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说明争夺自然资源的资源经济不能解决这一矛盾,只有用知识资源来开发自然资源的智力经济才能解决。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特区、台湾省,都没有富足的自然资源,靠智力资源的开发,靠世界经济一体化,才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10年中,OECD成员国的高技术商品在制造产品和出口中的份额翻了一番多,达到20%~25%。在美国,技术和知识的增长占美国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依靠信息基础建设,到2007年,美国生产率将比以前提高20%~40%。由此可见,在今天,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据统计,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期的传统经济、高科技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之比约为1:10:100。由于科技高度发达,科技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大大加快,形成知识形态生产力的物化加速,从科学发现到科技发明大大缩短。
这一切说明我们正在步入一个新时代——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工业经济将被知识经济所取代。一些经济学家估计2010年至2030年以信息科学为首的高新科技产业的产值将全面超过汽车、建筑、石油、钢铁、运输、纺织等传统产业,人类将在21世纪下半叶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工业经济的形成从珍妮纺车和瓦特蒸汽机产业化开始大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可以肯定知识经济的形成时间将会缩短。

二、 知识经济特征与未来产业
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比有如下特征:
(1) 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研究与开发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是科技孕育的奇葩,高科技是知识经济的源泉、活力与灵魂。
(2) 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化经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在知识经济中处于中心地位。
(3) 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知识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以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富有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
(4) 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电机。江泽民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表现为全面的、体系的,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
(5) 知识经济是投入无形化、智力化、人才化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上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课题。50年代以来,我们把经济构成分为三大产业,即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第三产业为服务业。今天这种分类方法已值得商榷,因为一二三产业难以界定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如某些生命科学技术属于第一产业的范畴,但又和传统的农业有本质不同;许多信息科学技术则是第二、三产业的结合,和原工业有本质不同。这种高新技术产业可称之第四产业,在未来知识经济中第四产业将占首位,而原来的一、二、三、产业也将改变今天的面貌,将是高科技渗入、结合、改造的产业或者在交叉中发展。
产业结构的演变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结果,表现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及今后第四产业的梯度运行与推进,表现在国民经济组成比例、劳动力、资源、收益的转移。知识产业的发展将改变过去演变的表现形式,带来的是资源的节约、劳力的减少、环境的净化,而且将打破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对经济发展约束、扩张收益的边界。
21世纪有希望形成的另一个新型产业——智业。未来的竞争表现在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实质是智力的竞争,即存在于教育、科技、信息、策划等方面。什么是智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智业包括教育、科技、咨询、筹划等具有提供智力成果与服务的部门和产业,狭义的智业是指为企业、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策划、咨询、项目论证、调研、培训、信息等各种智业服务的产业总称。在知识经济结构中智力产业一定是一个大产业,而且是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它的产出,远大于投入。

三、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天梯”
美国《福布斯》杂志1998年4月22日发表一篇题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文章,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概念。文章认为,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它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能力。
所谓知识管理,就是运用动态的、科学的管理理念、信息技术,协助企业、个人,实现知识生产、分享、应用、创新,并在个人、企业、战略以及经济诸方面形成知识优势,产生价值,转化为知识经济的过程。可见,知识管理强调是要形成知识管理机制。因为它不仅是技术相关性问题,而是对人、过程、技术的有机集成,是一种技术——人机——社会系统。其次,知识管理的“管理”理念,是对知识的核心过程——“知识的生产、分享、应用、创新”的管理。所以,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形成的基础,是通向知识经济的桥梁、“天梯”
——知识管理使知识资源化、资本化、产权化;
——知识管理实现企业、个人特定价值,实现企业战略;
——知识管理实现技术支撑,知识转化,使个体知识集液为整(集)体、系统的知识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知识管理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这种核心能力是独特的、稀缺的、难以模仿和替代的,这种能力是积累性、创新性、动态发展性的。
所以,知识管理是技术支撑、知识转化、价值创造。在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高科技的知识形成知识产业、知识经济,形成诸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航天、海洋技术及其产业。

四、 构建知识管理平台,实现知识对经济的转化
我们说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网络化、创新型、智力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但它是在知识基础上发展,通过知识管理转化的经济。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很清楚,知识管理,就是把“过程、人、技术”的因素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知识转化效率和知识创新能力。
1、员工激励一知识管理平台的内容
知识管理要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为知识主体创造一个创新、信息共享环境。知识的专有性决定了知识拥有者对隐性知识有意“垄断”,而企业则希望员工心甘情愿将自己知识发布出来,供大家享用,从而实现知识效益化。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必须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体系,使员工能积极创新知识、共享知识和应用知识。针对知识管理作好有效的员工激励,必须注重知识的产权化、知识绩效评估和知识成果考核的奖励。
知识绩效评估 知识的特性决定了知识绩效评估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员工申报和知识成果稽查制度来对员工申报的知识成果予以核实,并评价其价值,以作考核,奖惩之据。
知识产权化 要想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关键就是要维护知识员工的利益,这就需要以制度的形式明确知识产权,即通过各种物质、精神奖励的形式明确知识员工的知识产权。
知识奖惩 知识奖惩将员工的绩效具体化为员工愿意接受的收益,并对不能实现企业知识管理目标的员工进行处罚,对于不同的激励因素可以采用不同奖励措施。对于金钱敏感型的员工可以采用增发薪水、股权、期权的形式予以奖励;对于个体成长敏感型的员工采用晋级、晋职的方法来促使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对业务成就敏感型的员工可以采用知识成果署名的方法来奖励等等。
2、知识转化——知识管理平台的目标
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知识的转化,是使知识向物资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转化,知识向经济转化,形成知识经济,这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知识的微观转化,是从知识循环过程,从隐性向显性再向共性的转化。知识过程可以看成是知识生产、知识共享、知识创新这样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则知识转化过程可概念化为知识处理过程的螺旋化,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不同阶段的螺旋形动态转化,在周期循环中不断前进。在螺旋化知识处理过程中,知识的社会化使员工的隐性知识得以交流和碰撞,产生出新的隐性知识;知识的外在化使员工的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从而方便被整个企业共享,并可被继承;知识的综合化使显性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从而容易被再利用;知识的内在化,使得能力、技巧、经验等都得以内化,转变为员工的头脑中的知识,提高员工的素质,使员工有新的、更丰富的隐性知识。可以说,知识转化过程就是要沿着知识螺旋不断地攀升,在扩张企业知识数量的同时,也持续地改善企业的知识质量。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