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艺术论文其他艺术学

浅谈苦难意识的艺术性表现

  • 简介:关键词:艺术创作;苦难意识;传承性;感染力 (页数:3字数:3043)什么是苦难意识?简单地说,它指艺术家对现实人生悲惨境况的深层体验及由之而生的悲悯情怀,对悲苦、不幸、困顿的人类悲剧性生存状态真相不屈不挠的关注、追问;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必须对人类...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关键词:艺术创作;苦难意识;传承性;感染力

(页数:3字数:3043)什么是苦难意识?简单地说,它指艺术家对现实人生悲惨境况的深层体验及由之而生的悲悯情怀,对悲苦、不幸、困顿的人类悲剧性生存状态真相不屈不挠的关注、追问;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必须对人类生存的负面价值(恶、死、丑、悲、罪、悔、辱等)葆有一种直面抗争的精神姿态和战胜苦难、自我救赎的心理情感价值取向。如此规定,当然绝不意味着中国艺术家们与苦难意识丝毫不沾边。但不能不留意,艺术家描绘、表现的从来都不是生活世界本身,而是对生活世界的感受、体验、评价、反思。中国的哲人、艺术家并非对冲突、对抗、邪恶、不合理等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司马迁说周公演《易》“其有忧患乎”?韩愈也有“发愤著书”论。但是我们对矛盾的东西、可悲可怖的现象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直接地表现出来,还要反抗,唤醒自由意志,所以才有但丁《神曲》里对地狱狰狞恐怖的血淋淋的描绘,才有普罗米修斯不避痛苦惩罚的献身精神,才有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由悲哀转向抗争的炽情,才有西西弗神话式的荒诞感,才有描绘体验病态、死亡乃至自杀的艺术家(如蒙克)等。人生存的不可捉摸,人性中恶的因素的膨胀无度,社会不合理势力对人的压迫等等,都是西方哲人们对悲剧化生存状态的解释。他们不怕毁灭,似乎只有毁灭才能释放出放纵、狂烈的颤栗能量,才符合他们必须在对立两者之间选择的思维习惯。中国人则很擅长“化”,化丑为美,避免直接表现令人可怕的血腥。因此,面对人生虚无这一悲剧性主题,庄子丧妻鼓盆而歌,那是痛彻骨髓、领悟到人生本无后的恬淡。能于自在山水间与天地精神往来,何须像尼采那般刻意彰显酒神生命狂飙力来缓解面对虚无的痛苦呢?当现实生活与理想诉求间产生矛盾冲突时,《梁祝》化蝶,《牡丹亭》人鬼幻化之类传奇性的结局似乎更符合中国人追求圆满的心理。“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汉魏骚客最能体会人生短暂带来的悲愁哀痛的思绪,但由仕途无望、时变沧桑激起的并非对人生空幻的彻头彻尾的虚无感,而要么是人生易逝及时行乐的紧迫感,要么是对功名利禄的幻影般的追寻。对个体命运的深切体验总与死亡联系。阮籍处魏晋易代之际,现实处境不可谓不险,但吟《咏怀诗》多显忧思之心,哀痛之情,绝无自戕之意。
中国传统艺术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平静与和谐。观赏宋元书画,吟诵唐诗宋词,总能感受到其中回漾着空灵绵渺的韵致,精美谐和的情调,那是中国艺术家敏感、含蓄、精致心灵的表征。接触西洋艺术渐多,不免作些有趣的比较:都走抽象表现的路数,朱德群的如梦似幻的东方神韵与马尔克用形式呈现人类疯狂和暴力的特征绝然两样;同被目为“癫狂”,孤高愤世,潦倒悲惨,徐渭的恣肆激愤中见不到梵高面对生存空虚无法自拔的绝望笔调;余华渲染苦难却不悲观,以“为活而活”表达对苦难生存境遇的反抗;卡夫卡表现在骨子里才能经历到的小人物的孤独的体验和被排斥的悲怆,道出现代人的生存困惑,荒诞似乎更冷酷惊悚。我对浸透流淌在血脉肉体中的这种艺术传统开始不满足起来,总觉得少了些狂涛骇浪般的震撼力量。我有个近乎顽固的“偏见”,倘若说艺术的永恒主题是对爱与恨、生与死、苦与乐、善与恶、悲与喜等的思索与形象化表达,那么任何对邪恶、冲突、黑暗等破坏性、否定性力量的忽视回避都不够完善,不够深刻。在我看来,中国艺术传统就多少有这方面的局限性。说得明白些,这个传统缺乏对苦难意识丰富蕴涵的感性观照、领悟和直接表达。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