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哲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浅论公正性的本质特征及时代烙印

  • 简介:(页数:7字数:8153)摘 要:历史上的每一种公正观,都有它的核心价值指向,它们构成了公正思想的价值维度,引导着社会的基本治理方向和利益分配方式。中国社会的公正观经历了一个从“平均”到“公正”的发展过程。长期...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页数:7字数:8153)摘 要:历史上的每一种公正观,都有它的核心价值指向,它们构成了公正思想的价值维度,引导着社会的基本治理方向和利益分配方式。中国社会的公正观经历了一个从“平均”到“公正”的发展过程。长期以来,它是以平均主义为核心价值取向而展开的,并因此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面对当今中国日趋扩大的利益分配差距,一种以公平正义为价值指向的公正观应运而生。公平正义的公正观是具有现实合理性和价值优越性的新型公正观。
关键词:公正性;价值观;平均主义;公平;正义

目录:

一、平均主义的公正观及其启示
二、公平正义的公正观及其合理性
三、公平正义的公正观的优越性

在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公正问题向来备受关注。但因为时代条件、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人们对“公正”所持有的思想主张和价值指向,与西方社会以及与当今中国社会有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维度的转换,对一定时代的社会发展和个体生存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在利益分配问题上,人们所秉持的公正观念以及因之而确立的基本原则,直接改变着社会和个体的生存发展状态。因此,反思中国社会从平均主义的历史诉求走向今天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历程,进而解析当下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矛盾与困惑,探讨适合当今社会的公正观的确立,便成为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话题。鉴于此,本文将从对中国公正观的历史反思和现实观照中,从对西方公正思想的有益借鉴中去获得启示和共识,以期确立起适合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型公正观。
一、平均主义的公正观及其启示
自古以来,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公正问题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和追求。但是在对“公正”的概念诠释和价值取向上却相去甚远。“公正”在英文中为Justice,意为公平、正义、正当、合理等。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正义乃是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永恒不变的意志。”[1]乌尔比安有关公正的“应得”之意的界定,对后世影响深远。而柏拉图指出,正义是“一个人应当做他的能力使他所处的生活地位中的工作”[1](8),他强调的是正义的恰如其分,以求维护等级间的差异和关系。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公正就是中道,是不偏不倚。而且,他进一步把公正划分为分配性的公正和交往性的公正,前者强调“比例”的公正,后者强调“均等”的公正。[2]近代以来,关于公正的界定更加众说纷纭,而且,随着社会生活的愈加多元化和复杂化,有关公正问题的思想交锋更为波澜起伏,并由此形成了众多不同的思想流派。在中国古代,虽无有关“公正”、“正义”的确切而规范的解释,但相关的表述仍有体现,如《荀子•正名》曰:“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汉朝班固的《白虎通义》说:“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在此,他们都强调为人行事要正当、正直、无所偏倚,包含了对“正义”、“公正”的一定程度的解释。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则从未停止过对公平、正义的思想探索和目标追求,只不过这种“公正”的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与西方不同,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它是以强烈的平均主义价值诉求来体现的。而这种源自小农经济的平均主义的公正观,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