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教育论文其他教育学

论民族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

  • 简介:(页数:4字数:4828)摘 要:民族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以科学的思想观念的指导。该文围绕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理论层面上论述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树立的“八个观念”,即通识教育的观念、创造性教育的观念、个性化教育的观念...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页数:4字数:4828)摘 要:民族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以科学的思想观念的指导。该文围绕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理论层面上论述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树立的“八个观念”,即通识教育的观念、创造性教育的观念、个性化教育的观念、实践性教育的观念、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观念、学术自由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文关怀的教育观念和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
关键词:民族高校;办学方针;创新型人才;培养;观念

目录:

一、通识教育的观念
二、创造性教育的观念
三、个性化教育的观念
四、实践性教育的观念
五、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观念
六、学术自由的教育观念
七、注重人文关怀的教育观念
八、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

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知识传播、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教育创新,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这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心,也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但是,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面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仍难以完整地、准确地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系统观点,由于理论上的滞后,导致在工作中出现“各吹各的调”的现象,各高校以自己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制定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中,从观念层面上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观,有利于人们深化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认识,有利于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和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提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树立如下八个观念。
一、通识教育的观念
传统的大学教育普遍存在过分专业化、轻视通识教育的倾向,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提出来的,旨在通过非职业性的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知识、增强社会适应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最重要的区别在于:通识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在知识方面是综合的、基础的,而不是纯专业的。通识教育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在大学一、二年级不分专业,通过安排注重基础、人文、综合知识的课程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基础在于个性和谐、全面、自由发展,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建立一个内容广泛的课程体系,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无论你从事何种专业,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否则你就不能全面、正确地把握专业领域的研究对象,无法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在科学技术发展日趋综合化趋势下,对大学生的培养必须树立通识教育的观念,让学生不仅在专业领域内具有创造性,而且变得更加深思熟虑,富有爱国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创造性教育的观念
现代心理学证明,创造性不是纯智力问题,也不是纯知识问题,创造性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指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深刻的反思力,能将已学的知识作为方法和手段去探索未知的知识。但是,传统的大学教育是重知识不重能力,重理论不重实践,重继承不重创新,重专业不重素质,重科技不重人文,重一致不重差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往往比较重视知识结构而相对忽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性能力和技能培养。课程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相对忽视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科技启蒙的培养,这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知识,普遍缺乏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缺乏探索问题的兴趣和激情。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