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

论杜甫山水诗中的佛教思想

  • 简介:(毕业论文 页数;5 字数:5235)摘 要:杜甫自幼即深受佛教熏陶,漂泊西南时期更笃定了这种思想。晚年的大量山水诗创作,受到了禅宗的深刻影响,具有闲适、平静、热爱万物的特点。杜甫的禅学观与其儒学思想并不矛盾,其慈悲观念与儒家的仁爱意识有相融之处。...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毕业论文 页数;5 字数:5235)摘 要:杜甫自幼即深受佛教熏陶,漂泊西南时期更笃定了这种思想。晚年的大量山水诗创作,受到了禅宗的深刻影响,具有闲适、平静、热爱万物的特点。杜甫的禅学观与其儒学思想并不矛盾,其慈悲观念与儒家的仁爱意识有相融之处。
关键词:杜甫;山水诗;禅宗; 佛教思想;仁爱意识

 

一直以来,对杜甫思想的研究存在颇多分歧。多数学者都沿袭清人刘熙载之论,认为少陵“一生只在儒家界内”①。冯至提到“他(杜甫)和佛教没有发生过因缘”②,萧涤非也说“至于道家和佛家思想,在杜甫思想领域中并不占什么地位,……在他的头脑中,佛道思想只如‘昙花一现’似的瞬息即逝,特别是佛家的思想”③。而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却认为杜甫是一个坚定的佛教信徒,其宗教信仰是老而愈笃。其实,祖辈的荣耀和中产阶级的出身,曾极大地鼓舞了杜甫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热情,使其早年抱定“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理想,汲汲求政,而晚年却仕途失志,流寓西南十年,其心态、思想及作品的题材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试图用极端的“一刀切”的方法来判定或分割杜甫的思想,必将导致对这位伟大诗人的艺术和人性的误读。

杜甫的家世本与佛教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众人在关注杜甫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在杜甫成长过程中还有佛教思想的陪伴。其祖父杜审言曾与数名僧人交往,并留下了与佛教有关的诗作。天宝元年(742)杜甫姑母去世,杜甫作《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从中可以了解到,杜甫其实由姑母抚养成人,“意公之母早亡而育于姑也”④。墓志记载了杜甫姑母奉佛之事:
爰自十载已还,默契一乘之理,绝荤血于禅味,混出处于度门。喻筏之文字不遗,开卷而音义皆达。母仪用事,家相遵行矣。
由此可知其姑母信佛,且全家上下奉行。《墓志》又载其姑母临终遗命要求“起塔而葬”⑤,望身后事全依佛教仪式而行,亦可见其笃信佛教。杜甫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佛教信仰笃诚的家庭里。
从大的环境来看,自大唐玄宗以来,儒、释、道三家并重,而“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士大夫阶层,要想不受佛教的影响,那是很难办到的”⑥。郭沫若对杜甫佛教信仰的考察,首先举其作于开元二十四载(736)游东都洛阳时的《游龙门奉先寺》诗,时杜甫二十五岁,诗中便具有浓厚的佛教气息。诗曰: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郭沫若论曰:“流露出这样深厚的宗教情绪,怎么能够说和佛教没有发生过因缘呢?……简直是一个和尚在做诗。”⑦
由此可见,由于社会和家族的原因,杜甫确实从早年便开始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并和佛教有过一定的交往。但青年时期的杜甫毕竟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生活,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都抹上了理想主义的浪漫色彩,使得他不会如后期所说那样“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考杜甫最后漂泊西南的十年,我们会发现较前期更为密集的佛教意象和佛教诗歌。其中比较重要的,如作于上元元年(760)的《赠蜀僧闾丘师兄》和《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上元二年(761)的《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迪》、《游修觉寺》、《后游(修觉寺)》,宝应元年(762)的《题玄武禅师屋壁》、《谒文公上方》,广德元年(763)的《上兜率寺》、《望兜率寺》、《上牛头寺》、《望牛头寺》、《山寺》,大历二年(767)的《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大觉高僧兰若》、《谒真谛寺禅师》等。杜甫后期此类作品的大量出现,是有一定的社会因素及思想根源的。
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正值净众宗和保唐宗在四川积极弘法。据《历代法宝记》载,宝应元年(762)无相门下发生了持续三、四年之久的继法之争,而与杜甫有密切来往的严武、高适等人也曾深深地介入此事⑧。另外,与净众、保唐二宗弘法及法争有关的多位官员也与杜甫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杜甫《寄李员外布十二韵》中的李布,《寄韦有夏郎中》中的韦有夏,《寄狄明府博济》中的狄博济,以及《寄岑嘉州》中的岑参等。而入蜀后的杜甫,经历了数年的辗转流离、贫病折磨,虽仍有爱国之心,但其政治价值的追求已不免走向失落。这一时期,杜甫身体日渐衰弱,最后成了“卧病愁废脚”(《客居》)、“牙齿半落左耳聋”(《复归》)的又病又残的老人。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对佛教产生心理依赖,有栖身佛门的想法,也是必然而又可以理解的了。正如恩斯特•卡西尔所说,“哲学家与人类学家常常告诉我们,宗教之真正的最终根源在于人的依赖性”,“人类从道德义务向宗教自由不是靠某种选择来成就的”⑨,而是通由主体心灵的真切体验而促成的。

杜甫不以山水诗见称,却在两个时期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一是壮年时期,此时期山水诗数量较多,也有名篇佳作,但景物描写缺乏个性,感情未与理趣融合;二是入蜀之后,此时不仅山水诗数量巨大,而且内容充实,风格多样。后一现象的出现,跟诗人经过长期流离而终于获得暂时的安定,以及蜀中秀丽山水的抚慰启迪有很大的关系,除此之外,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四川禅宗的影响。
杜甫入蜀定居草堂后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生活,也算是其政治理想带来的现实和精神的双重创伤暂时得到了平息和抚慰,其间的山水诗也以闲适愉悦、平静自然为多。《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颈联两句一静,颔联两句一动,而动中却有写静之妙,一幅春临水槛、安宁静谧的江村晚景油然而现。而首联“眺望赊”的点染,益显居处、视野的宽敞僻远、开阔无碍。一种远离尘嚣之上的闲适愉悦,由大自然生命的律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中感应而出。而更为重要的是,从杜甫这类为数不少的山水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似乎远离了早年的汲汲求政与颠沛流离,放弃了其爱之深伤其也深的政治理想,平静的生活让他疲惫的心理彻底放松,无欲无求(至少诗人在创作此类诗歌时的心理状态应当如此)。杜甫山水诗体现的这种意境恰恰就是净众禅的心要——无忆、无念、莫妄。无相称:“无忆是戒,无念是定,莫妄是慧。此三句是总持门”,“我达摩祖师所传,此三句话是总持门。念不起是戒门,念不起是定门,念不起是慧门:无念即戒定慧具足。”⑩据《历代法宝记》,无相在天宝年间即由“章仇大夫开禅法”,“金和上每年十二月、正月,与四众百千万人受缘,严设道场,处高座说法”[11]。可见净众、保唐禅继承了弘忍东山法门的特色,采取公开的开法传禅形式。在《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中,诗人写到:
重闻西方止观经,老身古寺风泠泠。妻儿待米切归去,他日杖藜来细听。
又《谒真谛寺禅师》云:
问法看诗妄,观身向酒慵。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可见杜甫的生活中还是有“问法”、“听经”的体验和习惯的。[12]
杜甫的诗歌中直接体现受净众禅法影响的是《望牛头寺》最后两句:“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不住心”三字,旧注引《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释其出处,而《金刚经》的这一说法恰恰是被禅宗特意加以发挥的。“因此,杜甫在此诗中有意炫耀的这一禅法,也很有可能是通过净众门下而知悉的。……杜甫使用‘不住心’的说法,明显表示他所取的是净众或南宗的无念法门,而不是北宗的离念法门。”[13]
再看作于上元二年(761)的《后游》一诗: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度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此首以佛寺游览为题材,素净淡雅,而“思致特为深微”[14]。 清晨的原野薄雾萦绕,傍晚的余辉滞留沙岸,山水草木皆生意盎然。在这样无私而美好的自然环境中,用“怜”与“愁”融合了诗人的情感,可谓人有意,物有情。细味这两句诗,是很有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正如清人薛雪所说“‘花柳自无私’,下一‘自’字,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15]。诗的最后两句点出了佛法 “减愁”的伟大力量和作者为佛法所吸引从而期望走近佛教的心路历程和坚定决心。
禅宗常说有三种境界,第一境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是说禅本体的寻而不得;第二境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是说悟道的似得未得;第三境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禅宗刹那万古的最终境界的获得。[16]杜甫的《旅夜抒怀》后两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读来明净透脱,玲珑自然,不正是那“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境界吗?旅居蜀中的这类山水诗里没有蹈励风发的奋斗意志,但诗人努力保持心灵的平静和谐的精神却正是通于禅的。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