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教育论文中/高等教育

职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纵横谈

  • 简介:(毕业论文 页数:7 字数:8712)摘 要:职业高校是产生科技成果的基地之一,促进职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的重要职能。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主要途径和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职业高校;科...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毕业论文 页数:7 字数:8712)摘 要:职业高校是产生科技成果的基地之一,促进职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的重要职能。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主要途径和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职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目录

一、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与国的竞争愈来愈体现在高科技与创新能力的竞争上。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1]。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高校配合国家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很低,科研活动和经济发展不相协调。为了真正使教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必须拓宽渠道,大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一、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高校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过去,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高校的科研活动和企业的生产活动严重脱节,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致使高校许多专家、学者花费毕生心血研究的科研成果,往往一经审核、鉴定就被束之高阁,再也无人问津[2]。高校往往只注重科技研究本身而较少考虑其成果的转化,从而造成了知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企业则不重视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使得企业的技术更新和改造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了科技成果转化率极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职能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逐步由重教学、轻科研到教学、科研、产业化并重,并紧紧依靠自身具有的科技创新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根据社会需求,共同研制、开发高科技产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同时,高校高科技企业的队伍也得到了迅速壮大。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度全国高校校办产业销售收入为379.03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销售收入267.31亿元,占总额的70.52%,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高校达64所。2000年度,高校校办企业已达5451家,销售收入为484.55亿元,比上年增长27.84%,其中科技型企业为2097家,销售收入达368.12亿元,比上年增长37.71%,占当年总额的75.97%。到2001年,北大、清华校办产业收入总额均已突破百亿大关,校办产业收入总额过十亿元的高校已达12所,其中北大科技企业收入总额超过百亿元,科技企业收入总额过十亿元的高校达9所。我国一些实力强劲的高校高科技企业,有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东大阿尔派、天大天财等,纷纷上市,加快发展,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重要的途径,形成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许多高校进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密切高校与周边地区和产业部门的联系,发挥高校的科研创新力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近年来,大学科技园也蓬勃发展,成为许多高校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基地,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虽然产学研联合、高校高科技企业、大学科技园、企业孵化器等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面对每年成千上万的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仍显得杯水车薪。加之体制不健全,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与发达国家(60%以上)相比,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仍很低。因此,探索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途径仍是一项重要任务。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
在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政府、高校、企业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许多成效,目前,主要有以下转化途径。
1. 兴办高校高科技企业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佳途径
从国际上来看,大学很少直接兴办高科技企业,即使是地处世界上最著名的高科技企业聚集地——硅谷的斯坦福大学,也基本上没有直接兴办过企业。而是通过创办斯坦福工业园区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培育了一大批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如惠普、英特尔、苹果[3]等。一些高校即使曾经兴办过高科技企业,也已逐渐淡化退出,专司教学与科研。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大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强大研发实力,能够自行消化、吸收高校的科研成果,使高校所生产的科技成果可以直接应用。而我国科研机构和生产部门分别设置,高校科研与企业生产严重脱节。它一方面造成企业的研发能力先天不足,另一方面,高校只注重技术的创新,使科技成果离产业化存在相当距离,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立足自身条件和优势,以创办高科技企业的形式,自我构建高科技的吸纳平台,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无疑是现阶段高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高校兴办高科技企业的实质意义在于构建一个科技成果的吸纳和转化平台,从而使科技成果在不离开母体的情况下,得到中试、孵化和完善,并逐步实现产业化,进而服务于社会。它不仅保持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血缘关系,保证了高科技的深度开发与产业化的连续性[4],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实条件下社会企业缺乏高科技吸纳与消化能力的问题,成为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高科技企业发展迅速,不但每年都有大量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从高校诞生,而且涌现了一批象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交大开元、科大辰信等大型高科技企业,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崭露头角,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不但为学校发展,也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从长期发展看,高校不宜大规模兴办高科技企业。其正确而应当的做法是,高校创办高科技企业侧重于吸纳校内技术、孵化科技成果,并致力于不断向社会提供符合消费市场与投资市场需求的成熟产品和胚胎企业。
2. 加强产学研联合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5]
硅谷成功的根本在于“建立研究型大学和产业界的互动关系”,从而使产业界可以从高校获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最优秀的研究开发人才,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增进企业活动的竞争力。同时,高校研究人员和在校研究生通过参与研究,真实地把握社会现实和市场动态,自觉根据社会需要来安排科研,从而大大缩短了科技成果和高科技产品之间的距离。
我国自1992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以来,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给予政策和资金引导,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模式、深层次、规模化发展的产学研联合态势。许多地方政府与高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加强校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服务。
一些企业与高校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如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利用高校现成的科研资源,联合多所著名高校合办工程技术中心,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作为高校,由于相关科研项目源于市场,不仅获得了企业的经费支持,而且加快了成果转化的步伐。在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产学研联合兴办高科技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
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引进高校科技成果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如清华同方通过把数字化通信技术与图象处理技术注入国营江西无线电厂,对其生产经营进行改造,从而使江西无线电厂迅速脱困,清华同方又低成本建立了自己的科研中试与生产基地,取得了巨大成功。浙江大学等高校鼓励博士挂职社会企业,使其科研与社会企业紧密结合。许多企业如宝钢集团、春兰集团、大庆油田、科大创新等建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与高校联合招收博士后,加强了与高校的合作关系,同时提升了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总之,自实施产学研联合以来,取得了许多成绩,已经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