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教育论文其他教育学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 简介:(页数:4字数:4218)摘 要:针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该课程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手段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改革,自动控制理论,教学质...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页数:4字数:4218)摘 要:针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该课程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手段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改革,自动控制理论,教学质量。

目录:

1 课程的特点
2 存在的问题
3 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3.1坚持课程地位,精心准备绪论
3.2强化数学基础,改变思维方式
3.3改进授课形式,充分发挥传统教学特色,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
3.4加强实践环节,改变传统模式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强调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学校教改的重要主题,质量意识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共识。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是改革的执行者,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在“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工作中,要理解社会发展变革对其新的要求,调整具体的授课思路与方法。新的教学方法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地验证、更新。
1 课程的特点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也是其它电类、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教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都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这门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知识系统较为紧密,计算性强、作图方法多;涉及的数学基础知识较多(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积分变换、复变函数等);与工程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应用定性理论的场合较多。
2 存在的问题
对于电类学生而言,“自动控制系统”是本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后,开设的第一门专业课。由于大多学生在先修课程中习惯了定量化、精确化的分析方法,而不习惯用物理概念进行系统定性分析,特别是如何针对实际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分析和设计更是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薄弱之处。对知识的掌握仅仅限于简单的背结论,套公式,做计算题。不了解理论的工程应用意义,不了解分析问题的宋龙去脉,结果一门课程结束了,不知道所学的东西干什么用。
授课形式单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一般都是按照教材的自然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并且课堂授课中,教师需在黑板上做大量的数学分析推导,画大量的曲线,因此课堂教学往往是在索然无味的公式推导、定理证明和手工绘图。课堂气氛总是充斥着学生的枯燥、厌烦情绪。
在实验教学环节中,过去大多实验装置陈旧,功能单一,直流的多,交流的少;验证型实验多,设计型实验少。这样难以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也难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设计能力的开发都存在着极大的阻碍作用。
3 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3.1坚持课程地位,精心准备绪论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支撑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要素。能够灵活运用控制的思想,不仅仅解决工业工程问题,同时将其外延扩展到经济问题,人口问题等社会问题是所有控制学者的一个共识,并且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作为控制论的入门课程,必须要让学生在首次接触课程的同时,将一个异常开阔的视野展示在他们面前,而不是让其产生这仅仅是公式推导,纯粹理论堆积的错觉,进而刺激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和激情。鲜活生动的应用实例,甚至具体的视频展示则正是冲击和震撼学生这种思维的最好手段。同时更应强调作为基础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所处的位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也正是课程重要性的所在,课程地位、作用的凸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作为课程开端的绪论显得尤为重要。摒弃传统教学中发展历史的简单罗列,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图文、视频展示,既融入了大量专业信息,又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