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经管论文经济论文

黑龙江省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 简介:1、 农村贫困人口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2003年全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58元,人均纯收入在1250元以下的低收入群体人均纯收入为686.5元。他们的收入水平低下,生活质量差,缺少发展能力,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重大...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目录 引 言
1、 农村贫困人口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2、 黑龙江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 解决黑龙江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1] 伊耀武.关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调查与思索.福建金融,1996,(01)
[2] 刘卫东.浅谈贫困地区资金的开发.老区建设,1996,(11)
[3] 石山.谈谈我国贫困地区改变面貌问题.农业技术经济,1986,(04)
[4] 纪思.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及对策.农业技术经济,1986,(09)
[5] 献计献策,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农业技术经济,1986,(04)
[6] 采取积极措施 支持贫困地区改变面貌.中国金融,1986,(08)
[7] 陈栋生.关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江西社会科学,1988,(05)
[8] 安志杰,邹德秀.贫困地区的形成和发展机遇.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03)
[9] 刘家贵,茶洪旺.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需要协调的十个关系.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01)
[10] 周玉华.浅析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5,(01)
简单介绍 2003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63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160万人,比上年增加27.7万人,比1999增加63万人。2003年全省农村人口中,人均收入不足全省平均水平50%、在630-1250元之间的相对贫困人口为302.6万人。他们构成的农村低收入群体有462.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5.8%。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整体增长。1998年至2003年的5年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仅为2.2%。不尽快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就实现不了共同富裕,也将背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 农村贫困人口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2003年全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58元,人均纯收入在1250元以下的低收入群体人均纯收入为686.5元。他们的收入水平低下,生活质量差,缺少发展能力,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影响。
1.1 摊低了农民收入的整体增长水平
在一些地区,特别是贫困市县的农民,一直处于收入增长停滞,甚至下滑状态。根据全省贫困监测调查资料,全省贫困县的农民收入,最近5年为负增长。在全省25个县(市)对2240户农村住户跟踪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人均超过2500元的同时,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人均纯收入只相当全省平均水平的27.4%。如果他们的收入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70%,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将人均增加276.2元,接近2800元。因此,黑龙江省一些贫困地区和低收入农户,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摊低了农民收入的平均数,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1.2 使农村集团内部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比较精确的指标,一般认为基尼系数超过0.4会出现两极分化和社会的不稳定。我国将这个指标控制在0.4以下作为实现共同富裕,达到小康的主要标准之一。最近几年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改革前农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在0.2左右,1990年为0.31,1995年为0.32,2002年为0.37,2003年已经达到0.39。基尼系数逐年增加,表明了农民集团内部收入差距的逐年扩大,而且已经接近国际认可的0.4的红灯区。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背景下,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进入红灯区,是一个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1.3 使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提高农村购买力处于两难境地
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661.7元,人均收入不足全省平均水平50%的低收入人口的生活消费支出仅为1280.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81.4
......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