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什么是“社区治理”和“社区依法治理”?我国的社区治理理论来源于西方政治学中的“治理理论”。在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治理”理论日臻成熟并蓬勃发展,正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其核心理念已成为公共权力运行和公共事务处理的基本准则。 针对我国转型时期政府不可能完全撤出社区,而社区又需要自我管理的这种现实,公共行政管理学者提出了我国“社区治理”的相关理论①。社会学理论把整个社会分成三大板块:政府、市场和社会。在我国,除了这三大板块外,还多了一个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成为四大板块。根据治理理论的五点内容,所谓社区治理有如下内涵: ① 在社区这一空间里,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主体可以是多元的,既不限于政府,也不限于居民自治组织,它们可以包括政府(街道)、市场(企业)、社会(自治组织、社会团体与志愿者)及政党(街道党工委和居民党支部)。 ② 与主体多元化相对应,对社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线和责任的模糊性,其它主体可以承担社区内原来由国家承担的责任。 ③ 各个主体存在着权利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社区治理模式要求政府与其它主体间通过合作、协商的伙伴关系,平等管理社区事务。 ④ 街道、社会团体(居民自治组织)、企业及党组织在社区内的合作与责任分担,最终形成一个自主自治的网络。 ⑤ 重新界定街道的职能权限及其权利的形式方式。街道应改变以往单一的强制性的行政方式,主要运用引导和控制方式。 为什么要推进社区依法治理?这是本文进行研究和探讨的意义所在,分述如下: 第一,社区依法治理是维护城市稳定的需要,是事关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性质如何体现的问题。 ...... |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