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工学论文土建水利学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6F办公楼建筑与结构设计(包括论文图纸计算书完整一套)

  • 简介:摘 要 在当今工程实际中,框架结构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结构布置形式。它的钢及水泥用量随然比较大,造价也比混合结构高,但具有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隔和围护的作用,房间布置比较灵活,门窗开置的大小、形状都较为自由的特点。 本文将对办公楼进行建...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在当今工程实际中,框架结构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结构布置形式。它的钢及水泥用量随然比较大,造价也比混合结构高,但具有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隔和围护的作用,房间布置比较灵活,门窗开置的大小、形状都较为自由的特点。

本文将对办公楼进行建筑设计,并对设计给予相应的说明,详诉本办公楼的结构布置,根据建筑设计和相关规范条款给出合理的柱网图;在综合考虑了结构在各种恒载、活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情形后,详细的分析了结构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横向和纵向的各种性能,具体的计算了结构的梁、柱的弯矩、轴力、剪力,并进行了相应的内力组合,并由此进行了框架配筋部分,最后完成了柱下独立基础的有关计算。从而比较完整地完成了该写字楼的各项设计工作。

 

 

 

 

关键词:框架结构、办公楼、配筋、荷载,内力组合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Design for The Office Building of

Beijing Changxiang Weilai Software Company

Author: Wang Bo

       Tutor : Huang Dahai

Abstract

    Frame Construction is a structure disposal type in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s, which is used widely in the world recently. It needs a great deal of steel and cement and makes its cost higher than mixed construction.But it is of the advantages that one is beam and column bear the force, while the wall only divides the space and the other is the disposal for a room is flexible: it makes it freely to set the sizes and shapes of the windows and doors.

This title will do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for the office building and give some illumination will tell of the disposal of structure and draw the reasonable columniation plan according to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the correlative codes.

It also researches the situations with permanent load, live load, wind load, and snow load acting on the designed structure,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 of structure with the wind load and earthquake acting on, and calculates the moment, axial stress and shear of beams and columns of the structure, and combines the value of any load, and at the end, accomplishes the basement of the structure.

 

Key words: frame construction, office building, placing the reinforcement, Load, Combination of load

 

      

 

1  绪论……………………………………………………………………………………….1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1

1.3           课题研究方法……………………………………………………………………….1

1.4           论文构成…………………………………………………………………………….2

1.4.1  建筑设计部分……………………………………………………………….2

1.4.2  结构设计部分……………………………………………………………….2

2  建筑设计…………………………………………………………………………………..3

   2.1  建筑设计的依据、要求以及现状条件…………………………………………….3

       2.1.1  设计依据………………………………………………………….………….3

       2.1.2  建筑设计要求………………………………………………………………..4

       2.1.3建筑环境………………………………………………………………………..5

   2.2  建筑设计…………………………………………………………………………….5

       2.2.1  建筑设计的创意……………………………………………………………..5

       2.2.2  消防疏散……………………………………………………………………..7

       2.2.3  建筑物理……………………………………………………………………..7

       2.2.4  建筑指标………………………………………………………………….….8

       2.2.5  建筑结构方案……………………………………………………….……….8

3  结构设计与布置……………………………………………………………………….….9

   3.1  设计资料及基本数据………………………………………………………………9

       3.1.1  建筑概况…………………………………………………………………….9

       3.1.2  设计资料…………………………………………………………………….9

   3.2  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10

       3.2.1  柱尺寸的确定…………………..…….………………………………….10

       3.2.2  梁的截面的确定………………………………………….…..…………….11

       3.2.3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11

4  结构的荷载汇集………………………………………………………………………….14

4.1  恒荷载计算…………………………………………………………………………14

4.2  活荷载计算………………………………………………………………………....16

5  结构的风荷载计算……………………………………………………………………….19

   5.1  风荷载大小的确定…………………………..………..………..………………….19

   5.2  风荷载产生的内力……………………………………………..………………….20

6  地震作用计算…………………………………………………………………………….27

6.1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27

6.2  基本周期的计算……………………………………………………………………28

6.3  水平地震荷载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28

6.4  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29

7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33

7.1  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33

7.2  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34

8  结构内力组合计算……………………………………………………………………….37

   8.1  内力组合方式………………………………………………………………………37

   8.2  内力组合……………………………………………………………………………38

       8.2.1  梁的内力组合…………………..…….………………………………….38

       8.2.2  柱的内力组合…………………..…….………………………………….40

9  结构配筋计算…………………………………………………………………………….42

9.1  梁配筋计算…………………………………………………………………………42

9.1.1  梁的正截面配筋计算………………………………………………………42

9.1.2  跨中截面的配筋计算………………………………………………………42

9.1.3  边支座的配筋计算…………………………………………………………43

9.1.4  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44

   9.2  柱配筋计算…………………………………………………………………………45

9.2.1  柱的剪跨比与轴压比的验算………………………………………………46

9.2.2  柱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6

9.2.3  柱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50

10  基础配筋计算………………………………………..………………………………….53

   10.1  设计要求…………………………………….………….…………………………53

   10.2  基础设计………………………………………………..…………………………53

       10.2.1  A柱下基础…………………..………………………………………….54

       10.2.2  B柱下基础…………………………………..………………………….55

致谢…………………………………………………………………………………………...58

参考文献……………………………………………………………………………………...59

 

第一章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北京畅想未来软件公司为改善员工的办公条件,欲在望京新城第5小区盖一栋建筑面积为5000平米的高标准写字楼。本次的课题即以此为背景,根据小区的地理位置、红线内的工程地址条件,以及业主的要求,进行建筑和结构的设计。

为了对土木工程系毕业生进行建筑设计的系统训练,按大纲要求,安排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两个环节。毕业实习由指导老师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与内容,有针对性地在北京市的设计院或建筑工地完成。毕业设计在校内完成,主要目的是熟悉设计过程与程序,掌握查阅规范、探索文献与资料的正确方法,并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计算能力、图表与文字的表达能力,为适应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随着我国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全球能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如何在各个领域寻找节能的方法被当成了首要的问题亟待解决。在这种大环境下,节能建筑被提上了日程。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最小日照距离不低于1.1H;窗墙面积比不宜大于0.35,建筑外墙传热系数K值小于1.5W/M2·K;要求节能指标在80年代初砖混结构多层住宅达到舒适热环境效果的同时节能50%等。由于节能建筑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即房间温度不会随着室外气温的变化而大幅度变化,有着自然的冬暖夏凉的效果,因此被专家称为自然空调房。建筑节能是通常所说的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主要指节约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电器等方面的能源消耗。

1.3课题研究方法

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也不同。建筑设计过程中,主要运用房屋建筑学、人性化的理念以及规划方面的有关知识及研究方法;在结构设计过程中,主要运用分层计算法、D值法(改进反弯点法)、底部剪力法、“强柱弱梁”思想和抗震概念设计等。

1.4 论文构成

本论文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大部分。

1.41建筑设计部分

就是建筑说明书,在遵循安全,实用,美观的大前提下,根据本设计的建筑设计规范,建筑环境资料,建筑设计的依据、设计要求以及现状条件,本建筑设计的平面布局、开间、进深的确定、主出入口的确定、平、立面设计、交通组织,本设计根据规范要求对消防疏散的考虑,建筑隔声设计、建筑通风设计、建筑采光设计,建筑指标以及对建筑结构方案的考虑的等内容。

1.42结构设计部分:

 就是结构计算书,主要包括:

1) 办公楼结构设计与布置:设计概况、结构设计资料以及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2) 结构的竖向荷载计算:包括恒荷载计算、活荷载的计算;

3)结构的风荷载作用:包括结构的风荷载计算、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验算

4)结构的地震作用:包括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及侧移计算

5结构内力组合计算;

6)结构配筋计算:包括梁截面设计计算、柱截面设计计算、基础配筋设计计算。

 

     

 

[1]  同济大学等四校.房屋建筑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  GBJ10-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2.20.

[3]  GBJ-2001,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

[4]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公安部消防局,1995.

[5]  杨志勇.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6]  GBJ67-8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

[7]  GB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2.20.

[8]  望京新城第5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9]  GB50010-2002,建筑抗震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1.

[10]  GB50009-2001,结构荷载设计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3.1

[11]  罗福午,方鄂华,叶知满.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43-144.

[12]  牛晓荣,应芬芳.建筑结构构造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3]  罗福午,方鄂华,叶知满.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上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266-286.

[14]  GBJ7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

[15]  袁聚云,李镜培,楼晓明等.基础工程设计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1.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