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教育论文其他教育学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发展方向

  • 简介: 原文 大运动量训练理论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运动成绩是建立在良好的耐力基础上,提出了耐力出速度的观点。运动生理学理论指出有氧代谢是无氧代谢的基础,高水平的无氧代谢是建立在高水平的有氧能力基础之上的。这为大运动量训练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原文

大运动量训练理论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运动成绩是建立在良好的耐力基础上,提出了耐力出速度的观点。运动生理学理论指出有氧代谢是无氧代谢的基础,高水平的无氧代谢是建立在高水平的有氧能力基础之上的。这为大运动量训练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在50年代初期间歇训练开始应用于游泳训练,这为增加训练量提供了主要方法。但是,大运动量训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其结果是中长距离的项目成绩提高很快,而短距离项目的成绩则停滞不前。此外,运动员容易产生疲劳。大运动量训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澳大利亚的卡莱尔,他的训练理论与思想对我国游泳界有很深远的影响。
进入60、70年代,随着训练理论的深入发展,人们也开始认识到不仅要注重训练的数量,而且要重视训练的质量(强度)。以美国为代表的大负荷派主张,不仅训练量要大而且还要和高强度训练很好的结合起来。这种训练理论在实践中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美国运动员在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依靠这种训练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随着对游泳运动实质的不断认识,逐渐发现单纯的强调大运动量或者运动强度都是不好的,而应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及训练目标,将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合理的结合。


  目录

1 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2 现代游泳训练的主要特点
3 结论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 游泳 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 于仙贵等.中国竞技发展特征及其制胜规律[J].中国体育科技.1993,(6、7)
[3] 钟秉枢等.排球运动科学的发展及展望[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2)
[4] 熊西北等.田径运动科学进程与未来[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1)
[5] 翁庆章等.高原训练对优秀游泳运动员的生理效应[J].中国体育科技.1993,(6、7)
[6] 冯伟权等.运动训练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7] 刘华平.21世纪初的中国休闲体育[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1)
[8] 杨锡让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8
[10] 杰.康西尔曼  美国游泳技术和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4
[11] 陈武山等.游泳训练理论[讲义].2000.
[12]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M].图列斯基、蒋金日来华讲学资料汇编.北京:北京体育大学游泳教研室.2001.22~23
[13] C.Gordon,D,Dmitrliev等.阻力系数与流体速度、年龄、身体形态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J].体育理论与实践(俄).1985(4) 11~13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