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教育论文其他教育学

“问题提出”、”问题解决”与创新教育

  • 简介: 原文 所谓“观念”,是指问题解决者的数学观、数学教育观及其对于自我解题能力的认识和信念等。(文[2]P.88)诸如:教师的职责是“给予”,学生的职责是“接受”;学习数学的方法就是记忆和模仿,你不用去理解,也不可能真正搞懂;问题中给出的...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原文

所谓“观念”,是指问题解决者的数学观、数学教育观及其对于自我解题能力的认识和信念等。(文[2]P.88)诸如:教师的职责是“给予”,学生的职责是“接受”;学习数学的方法就是记忆和模仿,你不用去理解,也不可能真正搞懂;问题中给出的条件一定是恰好的;每个问题都含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和唯一正确的解题方法;教师给出的每个问题都是可解的,我解不出是因为不够聪明等不正确的观念,将严重影响问题解决者自觉地进行“问题提出”,出现类似“船长年龄”问题的错误也就不足为奇了。
3.“问题提出”的策略
波利亚认为,“对你自己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当你有目的地向自己提出问题时,它就变作你的问题。”而“假使你能适当地应用这些(怎样解题表)问句和提示来问你自己,它们可以帮助你解决你的问题。假使你能适当地应用这些同样的问句和提示来问你的学生,你就可以帮助他解决他的问题。”(文[1]P.238)我们认为,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提供了“问题提出”策略的理论依据。
(1)主动建构促表征 “问题提出”的起始阶段是问题解决者要将任务领域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问题空间不是作为现成的东西随着问题而直接提供给问题解决者的,而是通过问题解决者的“问题提出”主动地建构,诸如:问题的数学模型怎样构造?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满足条件是否可能?条件与结论之间关系怎样?原问题有否其它表述?原问题的更一般的问题或更特殊的问题怎样?等等,以达到对问题的适宜的表征。


  目录

1.“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
2.影响“问题提出”的要素
3.“问题提出”的策略
4.“问题提出”、“问题解决”与创新教育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 郑毓信,梁贯成.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 郑毓信.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 赵振威.数学发现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5] 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 朱德全.数学问题解决的表征及元认知开发.北京:教育研究,1997(3)
[7] 严建兵.“问题提出”与创新教育.北京:光明日报,1999-09-22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