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经管论文经济论文

[房地产经济] 上海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研究

  • 简介: 原文 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变迁的概念与内涵一、制度的概念与内涵经济学转向对制度的关注,起源于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资本主义所面临的种种矛盾,他们不赞成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分析方法和结论,认为新古典经...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原文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变迁的概念与内涵
一、制度的概念与内涵
经济学转向对制度的关注,起源于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资本主义所面临的种种矛盾,他们不赞成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分析方法和结论,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心理假设并非是经济假设,因而是不现实的;认为供求规律只能适用于某些市场,而且只能近似地予以表述。他们认为,新古典经济理论拒绝对广阔文化环境中的经济行为进行多视角的探讨,那种没有滞后和摩擦的即抽象掉了制度等人文因素的市场价格静态模型,并不能完全复制现实世界。因而他们强调制度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并戒绝在缺乏制度的体现而强调均衡、最优化纯粹竞争市场的模型中进行解难研究,着重对现实世界的各类问题进行理论和经验分析。 这些美国的经济学家们后来就形成了美国制度学派,即通常所说的旧制度主义学派,创始者为凡伯伦,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康芒斯、艾尔斯等人。
制度经济学的鼻祖凡伯伦对制度做出了最为详尽的解释,他认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而生活方式所有以构成的是,在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个通行的制度的总和。因此,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状态或流行的生活理论。说到底,可以归纳为性格上的一种流行类型。至于经济制度,就是在社会的生活过程中接触到它所处的物质环境时如何继续前进的习惯方式”。 可见,凡伯伦把制度归结为由人们的心理动机和生理本能所决定的思想和习惯,认为制度本身就是由“为大多说人普遍接受的固定的思维习惯所组成的”,这种思维习惯不仅构成了一般制度,而且在相应的物质条件下还构成了社会经济制度。
以科斯、诺斯、张五常、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等人为代表、并由威廉姆森来命名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反对制度主义学派对主要运用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方法分析制度结构及其运行的做法,试图利用主流经济分析去解释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发现制度因素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寻求制度分析与主流经济学的耦合,以建立一个涵盖资源、技术、偏好和制度既不遗漏任何重要经济变量的经济学分析体系,构筑制度经济分析的新框架,使新制度经济学称为“经济学本来就应该时的那种经济学”。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被理解为与具体行为集有关的规范体系。诺斯认为:“制度是由非正式约束、正式规则及其实施机制组成的规范体系”,“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或更严格的说,是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制度定义和限制了个人的决策集合。”
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恩合作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The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一书的出版,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经济学家开始从博弈的角度分析经济问题,当然也包括制度经济学家们。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变迁的概念与内涵
一、 制度的概念与内涵
二、 制度变迁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模型与方式
一、 制度变迁的模型
二、 制度变迁的方式
第三节 我国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上海住房制度改革:本文基本研究框架
一、 研究对象
二、 基本前提假设和研究方法
三、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上海住房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和意义
第一节 传统住房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 住房投资建设体制
二、 住房分配体制
三、 住房管理体制
第二节 传统住房制度形成的主要成因
一、 传统住房制度形成的历史成因
二、 传统住房制度形成的思想意识成因
三、 传统住房制度形成的经济成因
四、 传统住房制度形成的关联制度成因
第三节 传统住房制度与市场化住房制度主要特征的比较
一、 住房投资建设体制的比较
二、 住房分配体制的比较
三、 住房管理体制的比较
第四节 以上海为例看传统住房制度的弊端
一、 住房建设资金短缺,供给严重不足
二、 住房需求压力大,困难户有增无减
三、 住房资金不能良性运行,以租养房陷入困境
四、 管理机制僵硬,住房消费者的福利难以改善
第三章 上海住房制度的探索性改革(1979~1990)
第一节 住房制度探索性改革的相关背景及其影响
一、 住房供给与需求的巨大矛盾
二、 我国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
三、 住房制度指导思想的变化
四、 我国对住房制度改革的区域性尝试
第二节 住房制度探索性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住房制度探索性改革的积极意义
第四章 上海住房制度全面正式改革(1991—1998)
第一节 住房制度全面正式改革的相关背景及其影响
第二节 住房制度全面正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住房制度全面正式改革的积极意义
第四节 住房制度全面正式改革的小结
第五章 上海住房制度改革的分析与总结
第一节 上海住房制度改革的成因分析
第二节 上海住房制度改革的模式分析
第三节 结 论


  参考资料

1.Sugden R , The Economics of Right, Co-operation and Welfar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
2.Grief,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8(May)
3.North , D.C. 1989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History.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4.North , D.C. 1994 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im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4
5.埃瑞克•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孙经纬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7.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9.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10.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1.凡伯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2.汪洪涛:《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李军林:《制度变迁的历经分析:一种博弈理论框架及其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贺卫,伍山林:《制度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16.胡乐明,张建伟,朱富强:《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17.林毅夫,蔡方和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18.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见:刘守英等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张文:《“制度”和“制度变迁”溯源》,《经济学消息报》,第508期,第四版
20.张宇:《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年版
21.樊纲:《论改革过程》,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22.胡汝银:《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研究》,1992年第4期
23.程伟:《计划经济国家体制转轨评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何帆:《为市场经济立宪:当代中国财政问题报告》,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25.云志平:《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26.林晨:《走向住房商品化: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版
27.成思危编:《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
28.胡彬:《制度变迁中的中国房地产业》,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陈伯庚,顾志敏,陆开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0.王微:《住房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湖北省直机关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编:《住房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2.胡文政:《地产供求与中..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