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理学论文其他理学

[ 农业] 建国至今陕西省粮食生产及机制研究

  • 简介: 原文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自5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1]。面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原文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自5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1]。面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IHDP)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列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计划[2,3]。人口持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压力愈来愈大,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数量和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和不合理利用引起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耕地直接影响着与国民生计息息相关的粮食问题。
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通往大西北的门户,是连接我国东部和西北、西南的交通要地,居中的地理位置,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全省土地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4%,人口3658万,辖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汉中、延安、榆林、安康、商洛10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示范区,107个县(含3个县级市、21个市辖区)。陕西地形南北狭长,从北到南形成3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区:北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中部是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南部是有“基因库”美誉的秦巴山地。境内气候差异很大,从北到南渐次过渡为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 。年平均降水648mm,气温13.6℃,无霜期218d。兼具南北的气候特点和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孕育出万千物种和世间珍奇,堪称自然博物馆[4]。
据2000年统计,全省总人口3644万,其中农业人口2812万,占77.2%,由该人口比重就可以知道农村在整个省中的地位。而且,据国家农业厅报告可知,陕西农村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日益拉大,区位优势随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西部地区的迅速崛起逐步丧失殆尽,经济形势在全国处于不利地位。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促进其粮食生产的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任务。笔者将对陕西省自建国以来的粮食生产状况建立时间序列,分析其变化趋势和特点,并探讨其变化的原因,借以对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目录

导言
1.粮食生产状况
2.粮食生产发展变化成因分析
3.可持续发展途径
4.结论与讨论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 党安荣等.我国耕地面积与粮播面积的时序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36~43
[2] 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核心—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3,51(6):553~557
[3] Turner ⅡBL,Skole D,Sanderson S et al.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science/research plan[M].IGBP Report No.35 and HDP Report No.7. Stockholm:IGBP,1995
[4] 陕西省农村经济信息网
[5] 李茂.河南省耕地和粮食灰色关联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02,21(2):163~171
[6] 何书金等.华北平原粮棉生产发展变化与市场机制转换[J].地理科学进展,1997,16(2):55~61
[7] 史培军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42~147
[8] 中国农村区划.北京
[9] 邵晓梅.山东省粮食生产的时序变化机制研究.经济地理,2001,21(6):727~730
[10] 牟正国.中国耕地制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