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

[文艺学] 改旗易帜后的俄罗斯文艺学

  • 简介: 原文 摘要:政治上改旗易帜后的俄罗斯文艺学抛弃了原先的思想理论基础。寻找新的精神支柱、重评苏联时期文坛人物与作品、填补空白成为研究热点。高校文学理论教材力图与西方文艺学和以往的俄罗斯美学思想接轨,出现了观点纷杂、时髦术语频繁更...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原文

摘要:政治上改旗易帜后的俄罗斯文艺学抛弃了原先的思想理论基础。寻找新的精神支柱、重评苏联时期文坛人物与作品、填补空白成为研究热点。高校文学理论教材力图与西方文艺学和以往的俄罗斯美学思想接轨,出现了观点纷杂、时髦术语频繁更迭的状况。但在保持高校文艺学教材的稳定性与基础性,突出以作品研究为中心的文学性,及对一些具体理论问题的阐释方面,也有积极的探索与突破,值得我国文学理论界参考和借鉴。

曾经给予新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以巨大影响的俄罗斯文艺学,在苏联解体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政治上的改旗易帜给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有哪些教训值得记取,哪些动向值得注意?又有哪些新鲜经验值得借鉴?这恐怕是国内文艺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曾于1999-2000年受国家教育部派遣,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语文系访学一年,对俄罗斯高校文艺学教学与研究现状,有一些粗浅的了解,谨在这里介绍给国内同行参考。
1999年出版的B·C·巴耶夫斯基著《20世纪俄国文学史》,在 “结束语”中这样评论自己的国家:“俄罗斯,一个奇特的国家。一个在世纪中期坚持下来并取得战争胜利的国家,一个为全人类历史付出了最多的鲜血和牺牲的国家,而在世纪初和世纪末,在一百年的运动中,在为了幸福和自由的不顾一切的冲动中,从内部自己摧毁了自己。”[1](P377)俄罗斯人,起码是俄罗斯政治家和知识思想界的这种“不顾一切的冲动”,使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政治上的急转弯、经济上的“休克疗法”,象一根闷棍,把在社会主义轨道上运行了七十多年的俄罗斯,打昏了头。社会缺少心理准备,政策缺乏理论支持,是俄罗斯政治经济改革长期陷入无序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传统的旗帜被断然抛弃,“自由”、“民主”的狂欢热潮冷却之后,俄罗斯人发现,下一步该怎么走,自己还没有认真考虑清楚。俄罗斯社会政治思想上的“失魂”状态,在文艺科学,尤其是意识形态性最为突出的文学理论中,得到明显的反映。


  目录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第四页


  参考资料

[1] B·C·巴耶夫斯基.20世纪俄国文学史[M].莫斯科:俄罗斯文化语言出版社,1999.
[2] Л·В·切尔涅茨等.文艺学概论[M].莫斯科:高等学校出版社,1999.
[3] В·Е·哈里耶夫.文学理论[M].莫斯科:高等学校出版社,1999.
[4] П·А·尼古拉耶夫.临近21世纪的我国文艺学[J].语文科学.1997(6).
[5] В·Е·哈里耶夫.高校文学理论:昨天、今天与明天[J].莫斯科大学学报(语文学卷).1992(6).
[6] В·Н·丘芭洛娃.今日高校文学理论[J].莫斯科大学学报(语文学卷).1995(4).
[7] 刘叔成.文艺学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
[8] 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9] 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简单介绍

已发表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