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

传经与弘道:荀子儒学的重新定位

  • 简介: 原文 汉初《孟子》受到重视,“孝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后又有赵歧为之作注。荀子也受到了司马迁和刘向的肯定性评价。司马迁把荀子和孟子一同看成是孔子之学在战国逆境中的复兴者和光大者,“...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原文

汉初《孟子》受到重视,“孝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后又有赵歧为之作注。荀子也受到了司马迁和刘向的肯定性评价。司马迁把荀子和孟子一同看成是孔子之学在战国逆境中的复兴者和光大者,“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1刘向把荀子看成是儒家经传的主要传人。但遗憾的是,唐之前没有人为《荀子》作注,以至于“荀氏之书千载而无光焉”。2唐杨倞整理《荀子》并为之作注,可谓传荀学之功臣。杨倞把孔子、孟子和荀子视之为儒家一脉相承的传人,认为“孟轲阐其前,荀卿振其后”,“其书亦所以羽翼‘六经’,增光孔氏”。3论者认为韩愈对荀子(包括扬雄)的评价虽有微词(“小疵”),但整体仍加肯定(“大醇”),称“吐辞为经”、“优入圣域”。4但是,韩愈在他影响很大的《原道》中,把荀子与扬雄并论,一同排除在儒家道统之外,则是对荀子之学的致命伤害。5在大讲道统之传和心性之学的宋明道学中,这种伤害被加剧。不管是在程朱理学的道统论中,还是在陆王心学的道统论中,荀子都被排除在外。由于荀子主张性恶、批评思孟或他的法家弟子等原因,在宋明儒学中,荀子受到了普遍的轻视。朱熹甚至以一种轻蔑的态度评论荀子,6以至于把荀子逐出儒门,归入法家。7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一直在子部的《孟子》一书,在唐代开始被请求“入经”的“升格”趋势在宋代一成定局,位列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中,并被朱熹推崇为《四书》之一,从而确立了在儒家中的正统和尊崇地位。


  目录

引言:回顾与问题
一 经典的权威与经典的传述
二 人格和社会政治理想


  参考资料

1《史记?儒林例传》。
2 杨倞:《荀子注序》,载王先谦:《荀子集解》上册,中华书局,1988年。
3 同上。
4 参见钱大昕《荀子?跋》,载《荀子集解》上册。
5 韩愈说:“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6 如他说:“不须理会荀卿,且理会孟子性善。渠分明不识道理。……韩退之谓荀扬‘大醇而小疵’,伊川曰:‘韩子责人甚恕’。自今观之,他不是责人恕,又是看人不破。”(《朱子语类?战国汉唐诸子》卷第一三七)
7如他说:“荀卿则全是申韩,观成相一篇可见。……然其要,卒归于明法制,执赏罚而已。”(《朱子语类?战国汉唐诸子》卷第一三七)
8钱大昕:《荀子?跋》,《荀子集解》上册。
9 谢墉:《荀子笺释序》,《荀子集解》上册。
10 郝懿行:《荀子补注》《与王引之伯申侍郎论荀卿书》,载《荀子集解》上册。
11 参见汪中《荀卿子通论》,载《荀子集解》上册。
12 有关清末围绕荀子评价而出现的冲突和对立,请参阅朱维铮的《晚清汉学“排荀”与“尊荀”》(《求索真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和阅罗检秋的《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第215-21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3 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第337页,中华书局,1990年。
14 梁启超:《论支那宗教改革》,《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
15如说:“清儒所做的汉学,自命为荀学,我们要把当时垄断学界的汉学打倒,使用‘擒贼擒王’的手段去打倒他们的老祖宗──荀子。”(《亡友夏穗卿先生》,《饮冰室合集?文集四十四》(上),第21页)。
16 参见郭沫若的《十批判书》第218-259页、第505-506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17 参见葛志毅的《荀子学辨》,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8 参见蒙文通的《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年。
19 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先生全集》第二册,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年。
20 参见《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和《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
21 第一卷,第530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
2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120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
23 《乐》后应有《春秋》,疑脱漏。
24《荀子?儒效篇》。
25《荀子?劝学篇》。
26 参阅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上,中华书局,1985年。
27 王葆玹提出了先秦从“典”到“经”的演变线索。参阅《今古文经学新论》,第31-3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8 其言曰:“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天道篇》称书为圣人之糟粕)《庄子?天道篇》?font color=aaaaff>..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