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优化模型 共16页,10120字 摘要: 本文通过对出版社历年来各门课程的销售数量、书号数量、读者的满意度、以及各出版分社能力的研究,利用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方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建立了资源配置优化模型。运用了SPSS统计软件和MATLAB软件进行求解。 模型 灰色GM(1,1)模型: 由附表三所给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以白化形式的微分方程模型,代入数据后预测出实际销售数量(见表:一) 模型Ⅱ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由附表二的调查报告中对课程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对调查结果出现的频数进行统计,确定隶属矩阵,最终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得到学生对不同的课程的综合评判(见表二): 模型Ⅲ线性规划模型: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线性规划模型,运用优化软件 求解得到最大利润为: 和具体的分配方案(见表三) 模型Ⅳ双目标线性规划模型:运用模糊评判得到不同课程的综合评判,即各类课程在社会上产生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和模型Ⅲ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双目标函数。然后运用 算法化多目标为单目标,最终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并运用 软件求解得出最大经济效益和相应的分配方案: 最大经济效益为: 此外还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出版社所关注的72门课程各个指标进行分析,选取主成分,使用SPSS统计软件把主成分得分按照方差贡献率的大小进行加权求和,得出各门课程的综合评价指数,找到了基础课程是强势产品以及各社拥有的强势产品数量。 最后,本文还对文中所涉及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评价和推广,并给出版社作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灰色GM(1,1)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 主成分分析法 一、问题的提出 1.1 相关背景 出版社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资源、资金和管理资源等,它们都捆绑在书号上,经过各个部门的运作,形成成本(策划成本、编辑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财务与管理成本等)和利润。 某个以教材类出版物为主的出版社(A出版社、P115),总社领导每年需要针对分社提交的生产计划申请书、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市场信息分析,将总量一定的书号数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分社,使出版的教材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事实上,由于各个分社提交的需求书号总量远大于总社的书号总量,因此总社一般以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完成后,各个分社(分社以学科划分)根据分配到的书号数量,再重新对学科所属每个课程作出出版计划,付诸实施。 资源配置是总社每年进行的重要决策,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当年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战略。由于市场信息(主要是需求与竞争力)通常是不完 ...... |
200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优化模型
- 上一篇:基于谐波检测原理的双光路光纤气体传感系统研究电子书
- 下一篇:新概念英语一册语法总结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